·给我留言  ·文学襄军网首页  
甘霖
    首页 作家简介  散文  随笔  杂感  文友之言  心情日记 
古城小巷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2011/1/28 23:00:49  阅读:1698次

    我常常在客人面前夸耀自己生活的这座小城,以码头山做印石,以梨花湖做印泥,以小巷为画纸,这座古城便镇守住了中华文化石。老河口人自豪他们这座城,而最夸耀的是这座城纵横交错的小巷:古城之所以为古,就是因为有古老的街巷,老河口是以巷而名的城!
    可是,小巷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呢?这是老河口人最感不解的。翻开老河口史书记载,敌人攻入城中,守军多是运用巷战打退敌人,就是凶悍残暴的日本人进入老河口,也饱受巷战之苦,为这里的巷道纵深之复杂大伤脑筋。据说当年城里有小巷七十二条,十分繁盛,故名“翠花巷”,我猜想,这才是这座城的的城魂儿。
    如今,这座城的规模已经铺展得很大了,但在老河口人的心理上,市场,还只能是过去交易最红火的那几条巷子。前些年,政府引导城市商业向周边发展,但商铺建好了,却极少有人去购物,外地来此经营的商家便纳闷:为什么这么好的地界不能赚钱?到了晚上,大马路上灯火通明,小巷的灯光却若隐若现,年轻人恋爱,说着半明半暗的话,那里是最好的幽会处。这几年,听说许多地方的古城成了旅游区,市民坐在家中捡钱;突然有一天,听说某一家人居住的房子被文物部门认定为名人故居,身价倍增,老河口人立即会说,这些我们也有呀,我们也可以坐在家中捡钱呢!
    老河口人崇拜这小巷,文化人尤甚。一次我与朋友何乐谈起老河口的小巷,不经意说了“死胡同”三字,他便红了脸,说:“这里的小巷道道相通,不然哪里会有灵性呢!”一些常住楼房的人,会另眼看待小巷中人,如今想来,大可不必了。那么高的楼,人住进去,如鸟悬窠,上不着天,下不踏地,可怜怜掬得一抔黄土,插几株花草,自以为风光宜人了。殊不知小巷人有自己得天独厚之处,他们是大多有一块儿土的,或种一小块儿白菜青葱,或笼养几只母鸡,每日里收蛋一个两个。夜里看书,常常有蝴蝶从窗缝钻入,五彩斑斓,蛐蛐就在墙角处,彻夜鸣叫,脚一跺,噤声了,隔一会儿,声又起。倒听出一种生命之歌,欢乐之歌。
    老河口的大街是少栽柳的,但小巷里却多柳树。冬天过去了,春天几时到来,不出小巷就能知道。到了夏日,柳树上全挂了叶子,枝条柔软修长如长发,只是天愈来愈热,小巷里热气散不出去,人就全到了巷道柳荫下。天一擦黑,小贩的叫卖声也拖长了声调,男人们到巷口的小酒馆去,要一杯酒,一盘鸡爪,慢慢地品。女人们着了裙子,将那竹床,竹椅,竹席,竹凳,巷道两边摆满,用水哗地泼了,仄身躺着卧着上去,茶一碗一碗地喝,扇一时一刻地摇。老头儿们则到路灯杆下的棋摊上,两军对垒,长夜更作持久战。
    小巷的人也谈论有钱人住的高楼,但末了就数说那高楼住了憋气:一进房,门“砰”地关了,一座楼分成几十个世界,邻人相见,而不能相遇。他们害怕那种隔离,就越发维护着亲近,哪家做了好吃的,便招呼大家来品尝;一家孩子夜里发烧,相邻便送来退烧的单方;哪家商场卖了打折的日用品,只要一家知道,家家便知道。市里领导要接待上访了,他们要议论,中国足球队进了球,他们要欢呼,哪个领导干部腐败进了班房,他们要咒骂。议完了,笑完了,骂完了,就各自回家去安排各家的事情。因为房小钱少,夫妻便也吵架,但吵过之后,立即风平浪静,男人要去挣钱,女人要去帮工,没有挣钱的活儿了,便三三两两相邀去了麻将桌,出门时夫妻俩又笑了。
    小巷之内的生活是够安闲的了。如今,老河口人正着手对小巷临街房屋进行维修保护,小巷开始有了声名,参观的人愈来愈多了。去年冬,我搬了新家,天天上下班都要穿过几条小巷,巷口有一家小饭店,没到巷口,香气却先进了鼻孔。店名唤着“知味馆”,门面不装饰,里面一个雅室,外间摆三张桌子,门口支了案板和大铁锅,热气白花花的像生了云雾,锅里是用十几种大料熬成的糊辣汤,红红的辣油放得很旺,再放些葱花老醋,喝起来酸辣带麻。旁边支一平底锅,掌拒的女人一边吹气,一边双手在锅中转动着手掌厚的锅盔馍。掌柜的也不吆喝,盛一大海碗糊辣汤,顺手拿一块锅盔馍给了吃客。食客也不说话,蹴在街面上吃,吃得一声价儿响。吃毕了,碗就放了,说:“好味道!”
    这家饭店的老板是土生土长的老河口人,性格活泛,专卖当地土饭菜。宣传文化界的朋友聚餐,一打电话,问:到哪儿?差不多都说:知味馆呀!老河口的大饭店不少,但赴豪华宴席是为了应酬,要敬酒,要说话。到知味馆去,是给自己吃,是和亲近的朋友一块吃,吃得满身冒汗。知味馆的饭吃得多了,容易上瘾。我每次路过,都发现那里总是有排队等候的食客,食客有本地的更有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知味馆的老板经营了几十年,让那么多来老河口的人记起了一种小吃,并能让这么多人记住了老河口,这就是知味馆对老河口的贡献。
    出差离家多日,回来从南巷拐进西巷,一直往西走,短短小巷,却用去我好多时间。出了西巷口,见一群食客又拥集在饭馆前“吃地摊儿”,吃得满头是水,大人吃,小孩也吃。我便不禁满口生津,走进去也买了土饭菜,感觉口味更厚,香味更浓。回家不久,肚子又饥了,再返回饭店吃,一晚吃了两顿。
 
 
 
                                                2008年12月11日
 
 
 

此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作家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书籍诗选杂志刊物设计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 NEW10
 
 
 
 
 
 
 
 
 
 
热门文章 TOP10 点击
 
 
 
 
 
 
 
 
 
 
作家甘霖
地址:老河口市委宣传部  邮编:441800   电话:13707273796
网址:  邮箱:lhkganlin@163.com
内容维护:甘霖
技术支持:万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