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留言  ·文学襄军网首页  
崔海晗
    首页 作家简介  散文随笔  乡村记事  如是我闻  生活历程  生活诗集  涂雅乱画 
“传老板”传奇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2008/10/12 15:30:00  阅读:2170次

                                 “传老板”传奇                                              

    从市井小贩白手起家,二十年的创业生涯他大起大落,20032007年期间他先后创办了两家面条加工厂—攀月和华得莱面条厂,年产值在700万元以上,这就是襄阳区朱集镇有名的“传老板”---襄阳华得莱粮食加工厂厂长潘世传。

“华得莱”拥有国内先进的面条生产设备,员工逾百人,年创利润过百万。从一个大企业的角度去看华得莱,也许并不算什么,而作为一个乡镇企业它又是首屈一指,独占鳌头。倘若你知道潘厂长创业背后那一段段辛酸的血和泪,酸与苦的传奇故事,你就会更加相信他才是当之无愧的创业明星。

干遍百行择一业

束发之年,平常人或许还在畅想未来的甜蜜,而他,这个执著、坚强、奋进的小伙子,因为家庭的贫困和多病的母亲,不幸早年辍学务农,而又弃农从商。19岁时这个人生的花季,对他来说却是异常的艰辛。母亲的医药费和家庭的开销等等的生活负担,重重的压在他和父亲的身上。“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他身上得具体体现。他利用农闲便开始从商,一个不谙世事的农家小子到商海搏击,这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1986年这一年间刚退学的他可以说历经七十二行的磨练,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他往返于河南郑州与朱集之间贩卖蔬菜、瓜果,从中赚取差价;他还从事过木工、瓦工;他也串过乡,走过村推销过产品。以后的创业生涯中除了辛苦还是辛苦。

1990年,他与邻村姑娘喜结良缘。他们的婚礼简单而又寒酸。没有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更没有结婚所需的戒指和婚纱,除了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外,他唯一能给她的只有一颗奋进、善良的心。婚后小两口并没有高兴多久,操办婚事的花费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家霜。1992年的一天早上夫妻俩从农村搬到镇上寻找新出路。初来乍到的他们只有住在不足20平方米的小瓦房中,此时他们已有一子,一家三口把这间小房既当商铺又作卧室兼厨房。1992 ---1995年间,他们不分昼夜的工作着,他们不断尝试着各类行业,又不断的放弃,直到1996年他发现粮食加工的巨大潜力,于是夫妻二人全力进行粮食收购和面条加工,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粮食加工这一行中掘到了第一桶金。之后的九年间,他不断的进行着店面的扩大和提高产品质量,而这时他不会忘记郑洲这块“肥肉”,将面条销往此地。妻子贤惠,儿子健康,事业蒸蒸日上,这时的生活对他来说真的很幸福。可生活往往很戏剧化,好景不长,父亲中风,母亲病情加剧。原本的宏伟蓝图只好被搁浅,万事孝为先,双亲病倒后,他不得不放下手头工作侍侯二老,这件事已在当地传为佳话。

    拓展宏图上规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产品加工行业日趋走俏,原来的小门面小作坊再容不下他想发展壮大的雄心。经过多处的实地考察,他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创新的远见性,说干就干,他将想建设一个大型面条加工厂的计划告诉了妻子。也许是女人天生的谨慎与胆怯,曾经志趣相投的妻子坚决反对,而且其它朋友也都不赞成。这使他有了空前的烦恼与失落。但挫折只能使强者更强。他竭力劝说开导妻子,一开始妻子还是不同意,因为这不仅是一项简单的投资,它很可能使眼前的幸福化为乌有,使他们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而且巨额的费用还会使他们负债累累。失败的后果是严重的。但多年在商海滚爬的他,深知机不可失,失不在来,如果等别人做强做大,自己就没有机会了。他的执著、坚韧打动的妻子,慧质兰心的她也开始支持丈夫,成为他坚实的后盾。

200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寂静的朱集一下子沸腾起来了,当他带领的庞大的运输设备车队驶进村时便被人们团团围住。大家都对这大堆的机器好奇。十米长的主机,六十米长的烘房设备,这只有电视上才能看到的场景,却真真切切的出现在朱集镇—这个富足但并不现代化的小镇。顾不上旅途的劳顾,他和技术人员同吃同住,亲自带领自家的兄弟们搬运、安装。在吊车有阻时,他们用手搬,用木棍当轮子推。六月天的酷暑热不过他对信念执著追求的心,六十天的风餐雨露打不垮他。日渐消瘦的身体却让妻子感到心痛。六十天的辛苦努力让安装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当一切就绪时,他却感到极度的恐慌与害怕,感到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几十万的积蓄早已耗尽,还需上百万的流动资金他从哪儿去筹集?各种办厂证件他又该怎样去办理?彻夜彻夜的失眠让他乌黑的头发很快斑白。他在思考,在徘徊,思考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徘徊在坚持还是放弃的边缘。事实证明,困难没有打垮他,除非他信念殆失,执着不在。真正帮他脱离困境的,除了政府的帮助,更重要的还是他那颗真诚而执著创业的心。没有证件他一样样的去办,没有资金买面粉,他只能到供应商那里去赊,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就三次。凭着这样的执著和毅力,终于在2003年十月份,他的厂终于运作起来了。

十月的天灰蒙蒙的,他却感到分外明朗;十月的寒风分外刺骨,他却有着春风拂面的感受。由于他抓住了时机,供不应求的市场使他的产品得以稳住脚步。但一百来人的大厂与他夫妇二人的小作坊有着天壤之别。产品质量有问题他就与员工一起攻关。员工间有摩擦他又努力调和,产品装运缺人手,他和妻子不由分说赤膊上阵。夜深了他又结算一天的进出帐。日复一日的工作,加之他诚信的经营理念,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渐渐得到员工和顾客的认可和信赖。

    灾难之中再崛起

2004年的春节一如既往的热闹和喜庆,身为老板的他,只有春节这几天才可以回到家中休息几天,但他不知道一场灾祸正悄悄地向他逼进。就在大年初一的夜里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一切的宁静,电话那头有人急促的吼道“你快来,厂子失火了,火很大”。他接了电话后,半天没有反应过来。等赶到厂里后,看到那熊熊大火,他的心都碎了。随着火势的不断蔓延,加之那天寒风较大,几万吨的成品瞬间被大火无情吞噬。站在大火面前一个铮铮男儿伤心欲绝,失声痛哭。伤心之后,他立马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工作,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这场火灾几近使这个厂子破产,但由于他诚信的经营之道,多位顾客都很谅解,并为他提供了各种帮助,最让人欣慰的是他的供应商也答应赊给他面粉。在新的一年中,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着,他也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可工作强度依然有增无减。

   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2004年他努力改革厂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攀月稳步地发展壮大。一直到时年腊月—面条的销售旺季,他却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卖厂。这个决定让每个知道的人都瞠目结舌,惊讶不已。于是镇上谣言四起,众说纷纭。有人说他赚得满盆归,也有人说他野心大,又准备盖大工厂,更有人说他顶不住压力全身而退。一个星期后,他还是狠心的把厂子卖了。在这个旺季,这个风雨过后的收获季节,难道他真的累了,赚够了,还是?原来,老厂的设备虽然很新却已暴露出很多弊端,并且随着生意的不断发展壮大,原先的设备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2007年的数月之后,他的新厂在五月顺利竣工。由于面条这一行业他轻车熟路,一路上他顺风顺水,加之他信用度很高,又运用科学的经营模式,高水平的产品使得新厂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有人说名字是父母向子女传达的殷切希望,那么这先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厂名承载着怎样的信息?有人说:“攀月是他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神六一起一飞冲天,完成千年的夙愿”的目标。又有人说:“华得莱就同他的广告词说的那样—华得莱就是划得来”,是一个商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具体表现。这两个名字的含意代表着质的飞跃。

     2008年对他来说也充满了更多的期待与挑战。他干一行精一行。今年他又紧锣密鼓的筹备资金准备斥资引进一套面粉生产设备和方便面生产设备,准备进军各大超市。

     商海沉浮二十余载,他的感悟是:你欺我诈,勾心斗角只能一时牟利,而真正的要长盛不衰,对于一个商人就必须用诚信作原料,用良心去生产,用真诚去销售,用平常心去丰收。

     (经删改后发在<襄樊日报>2008年7月2日三版)

 
 
 

此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作家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书籍诗选杂志刊物设计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 NEW10
 
 
 
 
 
 
 
 
 
 
热门文章 TOP10 点击
 
 
 
 
 
 
 
 
 
 
作家崔海晗
地址:湖北襄樊市襄阳区委宣传部  邮编:441104   电话:15872324588
网址:www.xfeb.com/cuihaihan  邮箱:xyxwchh@163.com
内容维护:崔海晗
技术支持:万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