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留言  ·文学襄军网首页  
崔新建
    首页 作家简介  小说  散文  纪实  评论  汉语新诗 
涌上心头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2008/12/21 22:36:30  阅读:2217次

 

转眼之间,自己已经四十不惑了。人到了这个年龄,就开始喜欢回忆过去。四十年来,我见过太多的人,也经过太多的事。这其中,有很多的人和事被时间的河流荡涤得没有了踪迹,宛如过眼云烟;能够剩下的,却越发清晰并且变得珍贵起来,它们铭心刻骨,融入血液,成为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如果你是稍微有点儿阅历的本地人,就一定还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十余年左右的时光里,襄樊市区流动着一道别致的风景——从每周三清晨开始,到接下来的几天,不管是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听到“电视报”的叫卖声。在这支“从业大军”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有的在报刊亭“守株待人”,有的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更有那上了年纪老婆婆、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在街头“提篮小卖”,可谓是盛况空前,“襄阳纸贵”。当时,我家住在樊城解放路临街的房子里,所以,每到星期三的早晨,我是被电视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唤醒的,这些叫卖的嗓门儿有粗有细,有急有缓,有长有短,可以说是各具特色。最为难忘的,是一位操外地口音、牙齿跑风的老婆婆的声音,她的叫卖辞是:“电视报,下周的电视报”,结果她喊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电——视报!亚——洲的电——视报!”偶尔还加一句说明,“亚——洲的呀!”,而且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我躺在被窝里,反复品味着这有腔有调、韵味十足的吆喝,连眼泪都笑出来了,心想:亚洲的,这电视报可真够牛的!

这是电视报给我的最初印象。真正接触并且开始了解这份报纸,则是1992年以后的事情了。一个周末的上午,我在街头的报刊零售亭买了一份《汉江文化报》(《襄樊电视报》19891月创刊,19906月改为《汉江文化报》,19941月改为《襄樊广播电视报》),从上面看到一篇题为《秘方》的小小说,情节大致是这样的:有一个叫达山的人从小患有癫痫病,家人想尽了办法,却久治不愈。没想到他的左脚跟意外被玻璃片划开一道口子,竟然因祸得福,把癫痫病治好了。而他也居然就此申请了专利,挂起了专治羊角疯的牌子……这篇颇具荒诞讽刺意味的小说一下子吸引了我,而这份开辟有“文学园地”的报纸也从此对我有了特殊的意义,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上网喜欢K歌喜欢当粉丝一样,要知道,那时的我是多么狂热地挚爱着文学啊!在我的眼里,这份薄薄的报纸就是一座神圣的文学殿堂。从那以后,我动荡平庸的生活里点燃了一盏希望之灯。为了她,我一次又一次地走向街头的报刊亭,一次又一次地梦想着奇迹出现——有一天,自己的名字和文章会变成铅字,堂而皇之地刊登在这张报纸的版面上。然而,奇迹不可能发生,要知道,当时的我严重缺乏自信,连给她投稿胆量也没有呢。

一直到两年之后,我的一篇小小说《日子》先是在《湖北日报》“东湖”副刊上发表,然后又被《小小说选刊》199412期选载了。这个时候,我已经在各地报刊了发表了一些作品。然而,对于自己的文章够不够水平在电视报上发表,心里面还是没底。考虑再三,我终于鼓起勇气,揣着那本《小小说选刊》走进了电视报编辑部。当时编辑部位于襄城冯家巷电视台办公楼的三楼,只有一间办公室。我进去的时候,看见七八个男女编辑正在伏案忙碌着,只有坐在最里面的主编老冒是我认识的,而他也在那里不停地剪剪贴贴。我走到他面前,打了声招呼,拿出《小小说选刊》,说明自己的来意之后就赶紧退了出来。在焦急的等待中,又一个星期三终于来到了,那一天是1230,我一大早就起了床,跑上街头,从一个小贩手里买了份电视报,翻到第十版,果然看到了自己的《日子》。它像一只丑陋的小鸭子一样,羞答答地占据了版面右下角很小的一片地方,有一块豆腐块那么大,不,比豆腐块还要豆腐块。那么小的一片地方,印着文章的标题,印着我的笔名,还有不到200字的正文。剩下的1000多字,则全被转到报纸的中缝里面去了。我站在冬天刺骨的寒风里,双手捧着报纸,就那样傻傻地看着,半天不说一句话,内心里面,感觉有暖流在悄悄涌动,先是一丝,然后是一缕,渐渐变得波滔汹涌,漫无边际,最后把我彻底湮没。

从那以后,我开始用“柳岗”的笔名向电视报的“文学园地”投稿,数量不是很多,每年也就两三篇的样子。值得庆幸的是,这些稿件大都经过编辑老师润色之后陆续发表了,我也不时收到编辑部寄来的样报和稿费。从寄报的信封和稿费通知单上,我还获得了更为重要的信息:给我编发稿件的老师是一位女编辑,她的名字叫平儿。

令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我和电视报的关系发生了更为戏剧性的变化。

200033日,刚刚出版的《襄樊广播电视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则招聘启事,启事说,为适应报纸发展需要,充实办报队伍,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若干名。看完启事,我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说真的,记者、编辑是我向往已久的职业,而自己也确实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水平,现在既然机会来了,为何不去努力争取一下呢?经过认真考虑,我决定报名。

先是参加笔试。49个报名者被安排在电视台二楼会议室里,每人一张桌子,做新闻基础理论方面的试卷,时间一个半小时。平儿和张晓峰两位编辑面无表情地在里面监考,主编老冒也时不时地进来巡视一番。面对此情此景,我紧张得心跳加速,手心冒汗,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好在题目不是很难,我做完试题后提前交卷了。当天下午,考试结果在院子里张榜公布,第一局只有10个人胜出,还好,自己有惊无险地名列10人之内。接着是现场采访。那天是周六,剩下的10个人被一辆中巴车拉到枣阳市南郊,采访一位命运多舛的中年妇女,然后按要求写一篇人物通讯。初春的阳光普照大地,中年妇女倚坐在自家院子的门槛上,面对七嘴八舌的提问神态自若,侃侃而谈。天气很好,气氛很好,在这很好的天气和很好的气氛下,采访进行得很顺利。然而,在返回的路上,车厢里却显得有些沉闷,看来每个采访者心里并不轻松。

一个星期后,我接到平儿编辑打来的电话,让我到编辑部去一下。去了以后才知道,两场考试结束,我成了49人当中唯一的幸运儿。

从电视报一位普普通通的读者,到成为她的作者,再到成为电视报的一员,能够亲手为她采写稿件,作嫁衣裳,毫无疑问,自己是幸福的。可以说,是电视报养育了我,也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而今,这份与我血肉相连的报纸已经二十岁了。美女二十一枝花。就像一位妙龄佳人,她在我的同事们的精心妆扮、全力呵护下,盘了头发,换了新衣,越发出落得美丽动人、姿态万千,嫁入了更多的寻常百姓家。而我,则会静静地守候在她的身边,时刻关注着她,陪伴着她,为她迈出的每一步无声喝彩。                     

 

(为《襄樊电视报》创刊二十周年而作)

 
 
 
标题: 谢过各位
评论人: 崔新建 发表时间: 2009/1/4 10:42:53
内容: 你们比我写得好。再说,写散文我是门外汉,还请多多指教。
标题: 欣赏问好
评论人: 大刀李征 发表时间: 2008/12/26 12:53:53
内容: 《襄樊电视报》好,崔哥笔锋健。学习
标题: 回首往事,总会让人觉得世事沧桑
评论人: 曹远超 发表时间: 2008/12/22 20:00:56
内容: 读崔老师的文章,总会让人觉得叙述平和,内容深刻。其实我与《襄樊电视报》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回首往事,似曾相识,总会让人滋生出一种世事沧桑的感慨。
标题: 平静的叙述,不平静的内涵
评论人: 九夕 发表时间: 2008/12/21 22:50:07
内容:

从过去到现在,看似很平静的述说,却感人之深。

作者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不故作高深,缓缓的水到渠成。

    共4条  每页显示5条  第1页  共1
 
作家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书籍诗选杂志刊物设计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 NEW10
 找小姐
 河里面有河
 芦花的故事
 我的早晨
 香蕉可以减肥
 入厕
 寻梦
 我有话说
 我有话说
 涌上心头
热门文章 TOP10 点击
 打水漂 5365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 4977
 知道是谁吗 4503
 反思“小小说” 3958
 找小姐 3929
 擦桌子 3823
 寻梦 3776
 婚姻以外的事情 3561
 芦花的故事 3512
 某个周末的早晨 3469
作家崔新建
地址:襄樊电视台  邮编:441021   电话:13697211949
网址:www.xfeb.com/cuixj  邮箱:cxjzp@163.com
内容维护:崔新建
技术支持:万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