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方式 ·留言板    
鏂囧瑗勫啗缃
您的位置→文章欣赏→散文
故乡的五口堰
作者:老槐  发布时间:2015年6月22日  阅读数:1888  查看评论  
   故乡的五口堰是我人生之初最温暖的摇篮和乐土,所以时时忆起,总想诉诸笔端。

                                        一

   庙湾堰在村子西南角,有五六亩地那么大,因位于山头祖师殿(后改为学校)背后而得名。它远离村落,三面环山。东西两侧都是茂密的松树林,南边为堤,北边连着谷地。堰塘边长满野生的菱角和细长的苲草,中间明水区的面积虽然很大,但受光线影响,粼粼的水波闪着一种神秘的青光。
    在进入祖师殿小学读书前,我从不知道这附近有一口什么堰。可就在报名的那天,我看见所有的学生都神色慌张地往学校南边山头跑。他们说山下堰里死了人。死者是小洲子上一个成分不好的姓张的老汉。起因是他放牛时将一头小牤牛弄丢了——先是漫山遍野的找,但总是找不到。最终禁不住贫下中农们义正词严的声讨、翻来覆去的批斗,拴一块石头往脖子上一吊就寻了短见。但这件事很有些蹊跷:那头小牛只是掉进一个坍塌的地窖里,在老汉死后的第二天居然从坑里爬了起来。人们都说张老汉死得冤屈,定是魔鬼在那头小牛身上施了法术。更有人说,下小雨的夜晚,走在堰堤下,往往听到阵阵哭声……各种传闻活灵活现,以致多少年里没有一个人敢单独下到堰里。
   堰里也许恐怖,但也不时听说堰东南角有个特别好玩的山洞。多次想去都因为应者寥寥而未能如愿。直到有一回在山下剜猪草突遇大雨,我们才壮起胆子爬进了进去。洞其实并不深,一间房子那么大。洞檐上方长满青苔,左右两侧各有三四个拳头大的小洞,不时有一种绿色小鸟飞出飞进。洞里似乎有人多次呆过,四周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场地中央有一小堆草木灰和一些未燃尽的枯枝和碎草。江贱货说,我家种在这一带的洋芋被人偷过,估计就在这儿烤了。郑三说他亲见过几个放牛的在这儿烧过东西,洞口有烟子升起。
   雨下了一会儿就停了下来。有人说,跑了半天,饿了,想烧东西吃。江贱货就叫我们到他家地里掰包谷去,众人便呼呼啦啦涌进包谷地。正要动手,他却发出严肃警告:都到里边去,外边容易被发现。我娘见了会骂的。
   山洞里飘起了浓烟,我们用木槿棍子戳进包谷后蔸再拿到火上烤。待到焦黄、略黑时,顾不得烫嘴就大口啃起来。焦糊里带有清香,香气中夹着甜味,比包谷炒成的泡子好吃多了……
   乌云被风吹散,天空复又晴朗。
   我们沿着山洞左侧一条羊肠小道向上爬,然后顺着山岭绕到堰北边谷地上。这里是一片平坦的草坪,长满嫩嫩绿绿的蚂蚁草和一些说不出名儿的蒿子。
    寂静的山谷顿时沸腾起来,孩子们的叫声、笑声在上空回荡。有人在翻筋斗,有人在劈叉,也有人向后弯腰,还有人蹲下身子让别人踩到自己肩上…… 前不久,河南耍杂技的在村里表演过的节目,今天在这里悉数上演,正玩得兴奋,江贱货指着东边壕沟一堆灌木丛说,我在那发现了一口枯井;井上边还有石板铺成的台阶。郑三也说最北边有一处老房子地基和一堆堆坍塌的土堆。说明这里以前住过人家。有人提出疑惑:谁敢住在这孤冲野洼呢?除非是守山看林的猎户!何才娃问道,你们还记得寿星爷讲过的那个老虎的故事吗?我敢肯定,那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寿星爷的确讲过老虎的故事。他说,在很久以前,庙湾北稍住着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太婆。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老太太正要点灯休息,忽听窗外传来了老虎的低声哀嚎,接着就有一只血淋淋的虎爪从窗外伸进来。老人举灯细看,只见那只虎爪里扎了一根又粗又长的木刺。老太太叹了一口气,毫不犹豫地从厨房里拿来一把火钳,使劲将那刺拔了出来。老虎低吟一声,缩回爪子走了。这时老人才知道害怕,浑身抖擞,竟一夜未眠。第二天开门时,居然发现门口躺着几只被咬死的兔子。从此,老人早上开门总能见到几只死的野鸡、野兔……她居然靠着这份意外的收获直到终老。老人死后,这只老虎在她坟前整整守了三年。
   当我想起这个故事的时候,心中突然涌出一阵恐惧,于是高声嚷道:老虎来了。所有的人都吓破了胆,提起竹篓子撒丫子跑。从此再也不敢到这里玩耍了。

                                     二

   从庙湾的稍子往北翻几个岭,便望见山下一口长满水草的堰。样子像个浅口铁锅,三面连着山体,堰堤在北,看上去面积很大。它跟村子隔着一道四五百米高的山梁子,处在正西方。人称“西堰”。有雨或多雨的季节,堰里便蓄满了水,有半人深;无雨或少雨的季节,这儿却变成了绿油油的草甸子。我们跟寿星爷来这里放牛时,就把绳子盘在牛角上。牛儿们惬意得很,走着吃,躺着吃,咧开大嘴,翻卷舌头摇着尾巴,嗞啦嗞啦地啃着嫩草。吃饱喝足后就找一个水坑卧下去,不停地翻身打滚,喷着响鼻,样子十分悠闲和满足。堰塘里的泥巴肥沃,利于野草生长。即使今天吃得精光,一夜之后又窜出筷子高。是天天可去的。
   在这里放牛省事。牛不跑,人不忙。铺上麻袋片子或布袋子可坐可卧,在牛吃草特别专心时,我们可以翻越两架山到公社那边私人菜园子里偷黄瓜或西红柿。有时候是因为肚子饿,又没有什么零食吃,只能找些瓜果填充。有时候则是为了讨好寿星爷,用偷来的果实换他的故事。可寿星爷往往不屑,反将我们劈头盖脸的臭骂一顿。但不久还是讲起了故事。他讲的《韩湘子》《梦三儿》《韩信葬母》《牛海打柴》多有劝诫之意。《洪贤公》《二度梅》《王宝钗》《薛仁贵镇东》《陈木匠做官》等则以感人的故事、意外的结局、可敬的人物,让我们在那个除了古话还是古话的年代,总算受到了一点“文艺”的熏陶。
   最有趣的是在这里看牛抵架。“独角龙”和“青蛇彪”两头牛的械斗最为壮观。独角龙身长力大,青蛇彪腰圆膀粗。一般情况下,这两头牛见不到面,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只要见面必有一场大战。那天江贱货先把独角龙放进草堰。郑三骑着青蛇彪后来。没等人们反应过来,独角龙就从堰里“竖”了起来,向正在山的青蛇彪发起冲锋。郑三见势不妙,一骨碌从牛背上滚了下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青蛇彪见独角龙主动挑战,便就着山势往下冲,企图靠巨大的冲击力一抵了事。没有想到独角龙却避开锋芒,让对方扑了一个空。青蛇彪被彻底激怒了,刹住四蹄,迅速转身,在草堰东边一块空地上抵起架来。两头牛你进攻我防守,一会抵头部,一会击后腚,一会剜前胛,一会捣下腹,杀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足足抵了两个时辰。也许青蛇彪午间干活累了,也许还饿着肚子,它的体力渐渐不支,遂退到堰中。独角龙寸步不让,一鼓作气追到泥坑里继续战斗。斗了几个回合,青蛇彪索性纵身一跃,爬上了堰堤逃走了。独角龙哪里肯罢休?一口气追到村里。结果,人们在两牛之间点起火把才把它们驱散。
   其次是人蜂大战。草堰西边几处灌木丛里常有马蜂飞出来咬牛、叮人。有一回郑三到草间摘山楂时竟被马蜂蛰了额头。江贱货一时性急,就拿牛鞭子去捣那马蜂窝。可是还没等他离开,就有不计其数的马蜂像轰炸机一样从草间飞出来,将江贱货围得水泄不通。何才娃见势不妙,一个健步冲上去将他摁到地上,扯一把龙须草盖住脑壳才躲过一劫。何才娃说,捣蜂窝不能心急,要找到它的弱点想办法对付。这话我倒是记下了。第二天下大雾,我们照常去放牛。我在尿尿时看见一些马蜂因翅膀沾了水汽在枝叶间缓缓爬行,想飞却飞不起来。众人得知这一情报,呼呼啦啦操起鞭子,饿狼般的扑向灌木丛。仅几分钟就把那七八个马蜂窝捣了下来,踩进草堰的泥浆里。堰堤东北角坡下有一颗老杨树,树洞里有一窝葫芦蜂,从洞口能看到那个状如葫芦的蜂巢。听说葫芦蜂一旦蛰了人就没得救。怎样除掉它?有人说,用长竹竿捣。有人说,用泥巴糊。还有人说用弹弓打。但最终均因近距离操作有危险而被否定。江贱货说,我见过有人把管子灰装到瓶里浸水后扔到河里炸鱼,何不用这个方法试试?众人十分赞同。过了几天,江贱货不知从哪儿弄了三瓶管子灰。他提心吊胆地将子全扔进树洞里,结果只有一瓶响了。虽如此,还是把那个葫芦似的蜂巢炸掉了大半。
   最叫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口长满野草的堰塘居然有鱼生存。那年腊月,何才娃子就用竹篓在堰角一个水坑里捞了四五斤小鱼虾,临走发现水里有动静,就卷起裤腿跳下去,居然逮起一条四五斤重的黑鱼。见我疑惑,他说,千年草籽,万年鱼子。有水就有鱼。

                                    三

   油果子冲和山堰是两口小堰,位于村北,人称北堰;各自面积都不足五亩。
   油果子冲是由雨水冲刷两山间的谷地而形成的。窄窄的、长长的、弯弯的,像根油条。这口堰虽然在山中,却不长草,只在夏季长一种叫“寄菜苞”(现在属人工种植,在超市里叫‘橘芽苞杆’)的植物。它的形状像荷,粗细不一的杆上顶一个长满刺的圆形盘子,有荷叶那么大那么厚,只是相貌丑陋一点。它的茎细者如指,粗者如棒,短的尺余,长的两三米,割一根起来,褪了皮,掐成节,系成捆,拿去卖,比藕的价钱还要高。挖藕过程固然艰辛,但那时藕堰多,会挖藕的人也多,其身价无论怎样折腾也高不到哪去。“寄菜苞”不同,它是纯自然的赐予,只有土壤、水深、水质、阳光、空气、温度等因素契合到了最佳点,这种植物才会生长出来。有人不信邪,将“寄菜苞”的根刨出来移到另一个堰里,可不久,腐烂的根就浮起来。还有人把“寄菜苞”巅上的那个装籽的包砸开,将已成熟的果实种到门前的水坑里,却怎么也见不到稀罕的苗子长出来。
    时兴“割尾巴”的时候,几乎所有农家都缺粮;蔬菜由集体种植,三天分一回菜。分回家的菜本来就少,再加上饭里、面里要添“掺货”,所以饭桌上根本无菜可食。但天不生绝人之路。在人苦到极致的时候,大自然总会赐给你一些想象不到的东西,比如,雨后出“点点皮”,满地生野菜,水中长“寄菜苞”。
   夏季的正午,油果子冲里人声鼎沸,大人小孩、男男女女,到处都是忙碌的人。多数人只敢在堰塘边上割“杆子”,惟有个子高且水性不错的男人才有资格到中间深水区里。因为“寄菜苞”浑身长满了刺,必先用火钳控制住它,再弯下腰甚至潜入水中顺着杆子往下探,到达根部后用镰刀割。
   当大人们割起“神鞭”一样的“寄菜苞”时,堤边的人就喝彩起来。这个场面对我刺激很大,于是壮起胆子朝堰中间走去。当我快要靠近那个带刺的圆盘子时,脚下一滑,险些陷进深坑,没等我反应过来,火钳和镰刀却落到水里去了。悻悻而归,反受到祖母的埋怨。不料,傍晚的时候,江贱货老爹却给我们送来一篓子“寄菜苞”,丢失的火钳和镰刀居然夹在里面。他说他在水里整整捞了一下午……
   当然,在油果子冲活动中也不尽是丢镰刀掉火钳之类的不幸。一天夜里下了暴雨。次日雨停,我跟何才娃子上山去采“虎牛兜”(一种中药),走到油果子冲堤下时,看见草间和灌木从里到处滞留着白花花的鱼。鲫鱼居多,还有鲤鱼。有的已经蔫了,有的双腮还在噏动,有的则轻轻跳跃似作最后的挣扎。我们只管往篓子里装鱼。篓子装不下,索性脱了汗衫包裹。
   还没回到家,眼尖的邻居们就嚷嚷开了。工夫不大,我家门前便聚了好多看热闹的人。祖母也笑得合不拢嘴。她选了几条鲤鱼养在木盆里,嘱我把剩下的鱼分成相等的份给左邻右舍送去。何才娃也像我那样把鱼送出去大半。那天中午村子北头十几户人家都在用棉油煎鱼,风里飘散的香味诱出了很多人的口水。江贱货说他一顿吃了两碗鱼。
   山堰跟油果子冲只隔一片田和一道水沟。坐落在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土丘上,四亩多的口面。堰中无草,清亮亮的水,绿油油的荷。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层层叶间,零星地点缀着一些白花和红花:有的开着,有的正含苞。微风过处,叶子与花微微颤动,散发阵阵清香。
   夜晚,我们常随大人去那儿乘凉。如水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像笼着薄薄的青雾。堰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些大大小小的柳树。远处是隐若隐现已装成黛色的连山。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因这里莲藕归集体所有,我们来这儿玩的次数并不多。来了也只是折荷杆子,把荷叶顶在头上遮太阳,或把荷叶撮成盛水的工具,灌满水后带到山上去喝。在肚子饿得受不了的时候,便下到水里用脚找藕床,听说凡三根荷杆成一条直线的地方,便有新藕芽子藏在淤泥里。于是将荷杆连同藕肠子牵连不断地拽起来……
   春末时节常跟何才娃到堰里钓黄鳝。何才娃不用铁丝或钢丝磨成的钓钩,他先在若干根尺把长的尼龙绳上栓钩,然后把这些短线钩栓到一根略粗的尼龙线上。每张钩上都穿蚯蚓,傍晚到堰边放线。第二天清早收线时就有黄鳝缠在上面。那时尼龙线稀缺,他的这点线还是他表哥从城里带来的。更多的时候,是把扎鞋底的棉绳子栓到短针中间,再将蚯蚓挂到针的两头,居然也能到钓到。钓回的黄鳝多了就装进盛水的陶罐里,什么时候想吃就拎几条出来;只要按时换水,养几个月也不成问题。
 
                                       四

   思堰碧波荡漾,大得像湖,北头稍子一直通到几里外的烂泥湖冲。从幼时的记忆来判断,恐怕比一个足球场子还大。它连接着两个自然村:在我们村的东北角,位于江家嘴子的西南方。
   思堰南边是一道天然土堤,长约半里,形成一片舒缓的山坡地。它背风向阳,土地湿润,适宜各种植物生长,是农家孩子剜猪草的首选地。正月之后,成团成片的苜蓿从草间长出来,举着柔弱、鲜嫩的叶片在风里欢笑。不久,一坡的草变绿,那些深深浅浅的牛蹄印里、大大小小的水坑里就被纤细、白嫩的野芹菜挤满。后来雨水多了,狗儿秧(一种猪草)、五叶雾(一种猪草)就从土里钻出来。枯黑的枸叶树仿佛在一夜之间就绽出满树的新叶。如果走慢点、看细点,就会发现有不少野韭菜、野蒜苗、野寄苔夹杂在草间。秋天还可以摘到山楂、羊布奶、野唐梨子、野柿子。
   冬季最为冷清,但结冰之后思堰却异常热闹。结冰一般从腊月初开始,越结越厚,一直延续到第二年正二月。几十亩的水面结了冰就形成了一个宽广的舞台。各村的小孩子都来了,玩的花样也多。但玩得最多的是溜冰、斗鸡、杀羊、跑麻城、滚铁环、打陀螺、踢毽子。其中“溜冰接力”最有意思。以村为单位,分成两队。每队分成数量相等的小组。每组两人,不论男女,自由组合。但一定要大小搭配。小的双手抱膝,双脚与臀部三点着地,由后面大孩子突然发力,使劲往前推,将手里的木棒交给下一组。谁先到达终点即为冠军。其它项目的大都从小组赛开始,直至参加全村冠军争夺战。谁得了冠军,所有参赛者都要“进贡”。一个红薯、一把花生甚至一枚柿饼……多少不拘。我那时因个子矮、力气小,常从家里那个老式柜里偷来红薯片子送人。只在用巧劲的项目上赢过两三回,因此也吃过别人的“贡品”。有一次居然吃到一串拐枣,沁甜中略有一点涩味。
   有了这块天然的冰场,整个冬季里我们都处在一种极度的亢奋中。有时居然忘了吃饭,春节里甚至不愿意随大人走亲访友了。郑三就因为几次三番地公然拒绝跟随父亲走亲戚被他母亲拽回家狠狠揍了一顿。
   思堰西边是一溜高而宽的田埂子。它的南头靠路边处长了六棵水桶粗的杨树,身子几乎横卧在水上。深秋季节,常有成群结队的乌龟、甲鱼爬到树上“晒翅”。也许太老的缘故,树身上长了一些窟窿,有几只小鸟在此栖息。杨树的根系很发达。粗大黝黑的主根高高隆起,像一些怪兽伏在堤上;红得发亮的须根,一团一团像扫把似的半浮或沉落在水中,成了黑鱼、鲶鱼的藏身之地。夏日的正午,有人把牛牵到这里抹澡时,我们就随牛下到水里。先到须根底下摸鱼。摸不到就踩住牛犄角往颈上攀,登上脊背再往后爬,一旦攥住了牛尾,就溜到水里练习“打蹚蹚”。宁静的正午,堰塘里回荡着爽朗的笑声;一圈又一圈波浪绵延开去让整个堰塘也骚动起来。不要教练指导,没有技术要领。只需死死揪住牛尾巴即可练习四肢的伸缩、身体的起伏。几乎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到了平衡身体的诀窍,掌握了游泳的基本技能。
   思堰不是水库,没有专门的泄洪设备。许多年以前,人们为蓄水排洪的方便,在西南角用各种巨型的石条垒了一个闸口。闸分东西两道门,中间一个方型石柱,以此为中点,在两门上方铺上厚厚的石板。两道门的底部均用宽而厚的楸木作成闸板,越往上板子越窄,便于撬起或抽取。闸口下是一块天然的落水坪,有三四间房屋那么大,深的地方有两米多。思堰提闸的时候,冲出来的洪流先撞击闸底的石板,然后涌进落水坪,最后流进“7”字形长渠,即向南再折向东注入清凉河。一般情况下思堰总是宁静,安详的。但下了暴雨就要放水。一旦开闸,河里的鱼就会逆流而上奔向闸口。闸口位置较高,水流如果太急,有些鱼就上不去,落到坪里乱窜甚至飞出水面。每到这个时侯,落水坪四周都聚满了人。各路逮鱼高手云集于此,用舀子、竹竿、粪叉、蔑篓跟鱼们较量。水性好的就潜到水里摸鱼,不大功夫,居然能将那七八斤重的草鱼擒上岸来。田埂上,沟渠边看热闹多的是;路上的人也是来来往往,见到有人拎鱼回去,就说一声:乖乖,你火气真好。
   说到这里,我还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秋天,江家嘴村一个老汉在我们村走亲戚喝多了酒,摇摇晃晃走到思堰大堤上。后因夜风刺激酒力发作,竟在呕吐数遍之后昏昏睡去。当他醒来时,发现身边躺了三四十只甲鱼。那些甲鱼均因误食酒味十足的污秽之物而被醉翻……  

 
                                        五

   像落水坪那样的逮鱼盛况毕竟不多,况且大人不喜欢小孩夹在拥挤的人群里。不如到河里去。于是在水落到半渠时,我们就从思堰通河沟那“7”字形拐弯处溜下去,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就进入清凉河。
   据说,这条河是从南漳西部大山泉眼里流出来的。经阎坪、龙门、涌泉、舞旗山、黄连树、谢家台到宜城入汉江,就像一条绿色缎带,逶迤而来,飘然远逝。河面不宽,非到阴历七八月间不出现张狂、泼悍的恣态。它微波细浪,娴静、羞涩犹如故乡的少女。它平静地向南流淌,就像一个精神抖擞的竞走运动员正匀速前行。由于河道原因,大船不能行驶,但凡有拐弯处便形成天然深潭。浅的三四尺,深的一两丈。碧水至此,似乎在作短暂的休息:它们聚在一起,喘气、沉吟、欢歌;兴致来了,就手拉手,来一场热闹的篝火晚会。旋涡滚动着欢聚的喜悦,浪花飞扬着醉人的笑语。这样的水域是鱼的天堂,于是很多鱼种就在此栖息,尤其是汉江鲤鱼、长江草鱼及野生的黑鱼、鲶鱼、岩边子、鲫鱼、黄鯝、马口、昙花斑、长白条、沙骨楞子、麦穗子、屎肛屁喜欢在这里安家落户……
    河里的鱼的确多得叫人无法想象。我们一到水里就有小鱼来啃脚或吻腿。让人感到鱼的欣喜与激动,洒脱与奔放。其实,我早就听说,有人用竹竿击水,就有白鱼条子从河里跳到岸上;将竹罩罩下去,就有鱼在里头碰撞……
   正午,白花花的阳光照射在原野和沙滩上,所有的景物似乎都在冒烟,都在晃动。只有清亮的河水显得异常宁静。何才娃说,大鱼怕热,都躲到深水里了。浅水湾子和岸边水草里有黄鯝。我们就轻轻下到河里,慢慢逼近水草,张开双手向黄鮕老巢扑去。黄鮕腮下有两根毒刺,很容易伤人。但它怕光,胆小,常三五成群折草造窝,非到傍晚不动。这是一项虽有风险,但却充满刺激的劳动。我最先找到了一个草窝子,双手顺着水草“洞”往下探,由外而内靠近鱼窝,从上面轻轻住下压,眨眼功夫一条筷子长的黄鯝就被擒上来。没闹出什么大动静,鱼们也未料到灾难的降临……
   近岸逮鱼虽好玩,但阳光太灼人。于是到水深处去逮沙股楞子。这种鱼肥硕、粗短、鳞细;群居,喜欢沙,常在几尺深的静水区找一个锅底形沙坑栖息。逮这种鱼需扎猛子潜到水底侦察“敌情”,找到窝点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倒窝子外围沙堤,然后趁乱捉鱼…… 
   鱼逮多了,就在河边找一处软沙地,用手刨个坑。待沁出清亮的水来,先美美的喝上几口再把鱼放进去。有时还要折几根树枝把坑盖住防鱼飞起来。回家时把鱼穿到杨树枝子上,一条条累在一起,像拎着一挂大鞭去走亲戚。
   天气闷热时往往逮不到鱼。实在无聊,就到对岸偷西瓜。近岸是一片芝麻地,穿过芝麻地再爬个小坡才是瓜园。我们往往派一个人前去侦察,发现李蛮子确实睡了,再发信号。七八个孩子猫着腰,嗖嗖前行,不一会每个人都抱了西瓜往回跑。成功概率极高。只有一次因李蛮子突然从芝麻里杀将出来,我们虽然在慌乱中丢了西瓜,但最终都扑通扑通跳进河里逃走了。李蛮子追到河边后却突然停下脚步兀自大笑起来.......花生成熟的时候,也到小洲子上拔花生。沙质性土壤十分松散柔软,拔的时候不仅能带起全部花生,而且下了河花生被水洗得干干净净……

                                        六

   如今,这五口堰除了庙湾堰还有半坑水,其余的都已面目全非或已从地球上消失了。思堰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像“围湖造田”那样被灭掉了,那条“7”字形的通河沟不久也湮灭在荒草中。油果子冲在“连产承包,分田到户后被人当做可以任意开垦的荒地,从堤下挖到堤上,连堰堤都削平了。山堰因妨碍交通,就从南北堤中间豁开一道口子,修成一条进山的大路。2009年冬,不知是谁当家做主将村庄的后山以及与其相连的几架山以六万元价格卖給了一个外地人。那漫山遍野、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松树、栎树没有一棵能逃脱引颈受戮的悲惨命运。挖掘机、深耕机上山了,隆隆的机声响了几个月,把所有的山岭刨了个底朝天,不知要种什么东西。2010年后又有养殖专业户向山中进军。草堰变成私人的猪场,猪舍从山脚盖到山顶。因吃饲料、激素、添加剂而排泄的猪屎、猪尿对土壤有巨大的腐蚀作用,所以堆积如山的猪粪从山上流到山下,又从山下流进沟渠。油果子冲变成了养鸡场,窄窄的山谷挤满了火柴盒一样的鸡舍;鼓风机呼呼的响,令人作呕的气味从那个黑洞里飘出来。由特殊饲料催化出来的鸡蛋源源不断地装进包装盒里,叫大卡车运到城里去了。清凉河,那条清澈见底的清凉河更是在劫难逃,工厂排放的污水,万头猪场产生粪便,沿岸不计其数的养鸡场、精养鱼塘流出的垃圾都理所当然地涌进河道......
 
   故乡正在经历变化或将继续出现一些我们无法预知的变化。但无论怎样,那五口堰都将作为某种特定的符号标示永远镌刻在我记忆深处。在这篇文章里,我以为用了些朴实的文字,如实地还原了我心中故乡的面貌。不为别的,只为她用最粗劣的食物喂养了我的童年,用最本色的风景启迪了我的心灵,用最淳朴的乡情影响了我的人生。
      
       
                                                                                                     2014年8月8日稿毕

上一篇:草原在南顶  [散文]
下一篇:隆中山前道牌坊  [散文]
 
 
 
以下评论只代表评论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文学襄军网的观点和立场
 



此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书籍诗选杂志刊物设计
小 说   散  文   诗  歌
小小说   寓  言   纪实文学
故 事   笔记小品   文学评论
 
·家山双异
·校园古意
·碎琼乱玉自洪荒
·汉江石 (下)
·汉江石(上)
·走进那座云中伽蓝
·《陕西文学》礼赞
·雨纷纷路漫漫
·花儿自在堤角芬芳
·襄阳的名片
·
·占城工匠三章
·七绝 观乐山大佛
·游记二则
·从头说到脚
·占城风流传
·远去了豆蔻年华
·怀念金孝永
·两篇读后感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敬启
  被评文章:记忆中的那几棵树(散
·这是长篇小说《蒋西湖正传》
  被评文章:蒋西湖正传
·说说《守财奴》
  被评文章:守财奴
·短篇小说《守财奴》的自我介
  被评文章:守财奴
·初评《二十六味帝皇丸》
  被评文章:二十六味帝皇丸
·燃烧的渴望
  被评文章:燃烧的渴望[已由中译
·燃烧的渴望
  被评文章:燃烧的渴望[已由中译
·燃烧的渴望
  被评文章:燃烧的渴望[已由中译
·爱在流年
  被评文章:爱在流年[已由中译出
·方先生
  被评文章:文章标题不可查
·请教
  被评文章:文章标题不可查
·请教
  被评文章:安全第一
·在生硬冰冷中
  被评文章:诗一首:城墙上,一丛
·对《天问》的
  被评文章:端午节
·看不懂的诗歌
  被评文章:这样的诗歌竟然获得十
·都会出现
  被评文章:鸟,一直叫着
·风景太多
  被评文章:单眼皮
·是自己耕作出了问题?
  被评文章:一头牛为什么流泪
·把伤口埋进去
  被评文章:红薯秧节子
·树叶当作耳朵
  被评文章:《汉江诗歌》发诗二首
 
·与女俘虏的一夜情
·转型中国—东莞进行时
·大医精诚
·谁弄了村长的老婆
·间焉集
·世纪沧桑 Ⅲ:激情与光荣
·又是槐花飘香时
·孝心
·一个真实的孟浩然
·趣话创刊词
·小 马 之 死
·故乡断想
·一生
·突然发疯的女市长
·长篇小说<<泪浸绡帕>>
·人生如戏
·看你还往哪里逃
·玩石记
·网站链接
·寿比南山的祝寿联
 
企业专题片宣传片拍摄制作
 
注域名建网站
 
 
友情链接:万笛文化传媒  襄阳商务网  设计印刷→书籍杂志  英语翻译  专题片宣传片  襄阳市微视频微电影
文学襄军  网址:wxxj.xysww.com
主办:万笛文化传媒  电话:0710-3512788 13607272288(合作与建议)  QQ交流群:73186261  11848228  鄂ICP备11006419号
E-mail:181265936@qq.com  技术支持QQ:181265936  合作建议QQ:75989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