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留言  ·文学襄军网首页  
刘正文
    首页 作家简介  放飞心情(诗歌)  山花朵朵(散文)  管窥与思索(杂谈 小品)  我的会客厅(交流平台) 
麻杆火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2009/11/14 19:57:34  阅读:1299次

每当想起已故三十多年的爷爷,我的脑海里便浮现起当年爷爷手中常用的“麻杆火”——那根一米长的麻杆和它一头燃烧不熄的一星火焰。
  公元2003年的清明节这天,雨多晴少的春季里一个难得的晴暖日子。我在书房里呆坐,心绪不宁,书本拿起又放下,想看书又看不下去。在杂乱的思绪中,我想起了爷爷——那位身材高大,长得很福态的可敬老人。于是,我便拿起笔,决定为爷爷以及爷爷手中的那根麻杆火写篇文章。为了纪念。为了用文字锁住这零散的片段回忆。
  麻杆火,多新鲜的名词。也许,不仅当时的城里人,就连现时的乡里人也已弄不清“麻杆火”为何物。因为那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百姓用来保留火种的一个发明。当时农村还相当贫困,加之日常生活用品异常短缺,农家烧火做饭连引火的火柴都难以买到,很多家庭还是采用原始的“火石”取火法。在这种状况下,农村人自有自己的聪明,就用麻杆火引火并留存火种。这种麻杆的制作方法,其实也比较简单:就是将成熟的麻杆收割成捆,沉到水里沤上十天半月取出后剥去麻皮,再将麻杆放到水里漂洗干净,铺在房前或者屋后,上面用草木灰洒盖“腌制”,大概一周左右后,将麻杆竖起晾干,就可以用了。经过这番加工后的麻杆燃火,从头至尾不会熄灭。
  爷爷是个勤俭持家的人。当时我家是一个十几口人的大家庭,他凡事都精打细算,因此,家里家外总料理得顺顺当当。
  为了节省,我清楚地记得,爷爷每天起床后,便拿一根“腌制”好的麻杆点燃,做饭用它引火,抽烟用它燃火,夜晚行路用它“照明”。一根麻杆燃完再续上一根。那时,农村普遍还没有用电。在夜晚的乡村,爷爷出门办事就摇晃着手中燃着的麻杆,一闪一闪的亮光,把脚前的路照亮。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跟着爷爷到邻村串门,他一手拉着我,一手握一根燃着的麻杆火。乡野四周漆黑,我有些害怕地紧贴着爷爷走。爷爷笑着对我说:莫怕,这麻杆火能照路,还能吓唬狼。狼是怕火怕光的,它见了火,就会躲得远远地。当时懵懂的我,听了爷爷的话,看着那闪亮的麻杆火,也就壮起了胆子。
  在农闲的季节,爷爷常到附近的集镇上做些小买卖。奶奶说,他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拿几根麻杆,燃起一根麻杆火去赶路,为的是早点到集市上选个好摊位。有时,他从集镇回来的晚,我就会站在村头张望,远远地,只要见到一星光亮一闪一闪,我就知道准是爷爷回来了。这时,我就张大嗓门高喊:“爷爷……爷爷……”爷爷听到喊叫,也不应声,只用手中的麻杆火在空中左右划两个圆圈,以示回应。每次从集镇上回来,爷爷总会带少许茴香豆大小的糖果或是“油条”,几个孙儿孙女便争着抢着吃。每当看到这场景,爷爷就笑眯眯地拿起麻杆火,燃起一袋烟,站在一旁美美地抽起来。
  爷爷一生勤劳,为人厚道,在乡邻中有很好的口碑。在我的记忆中,爷爷是闲不住的人,一年四季,总有干不完的活,做不完的事。他的一生是劳碌的、清苦的,同时也是充实的,幸福的。因为他和奶奶养育的四儿一女都很有出息:大儿子曾当过公社(乡)党委书记;二儿子是个本分农民,种田能手;三儿子当过村党支部书记;小儿子上了大学成为水电方面的工程师;女儿当上了人民教师。下一代的成长成才,与上一辈人的教育、示范和影响是密切相关的。爷爷一生辛劳以及他榜样的作用获得了很好的回报。作为一个父亲,他是成功的。作为普通百姓,他是不凡的。然而,当苦日子刚刚熬出头,爷爷还没有享上几天福,却过急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我清楚地记得,爷爷是在一个夏末的午后,倒在了他辛勤劳作的田间,再也没有起来……
  麻杆火,一星火焰,是当时乡村的一“景”,它折射出无数个象爷爷一样普普通通的农村老百姓艰苦朴素、与贫穷抗争、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我在想,爷爷的一生不就象一根麻杆火么?他不惜燃烧自己,为家人照亮路程,带来便利和福气,一直燃烧到尽头。
 
 
 

此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作家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书籍诗选杂志刊物设计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 NEW10
 《枣阳人》稿约
 乐此不疲
 有志者事竟成
 《枣阳人》宣传枣阳人
 行走在自己的城市
 白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朋友再聚首
 帝乡枣阳我的家
 向枣阳人致敬
 西欧八国行印象
热门文章 TOP10 点击
 会客厅开门迎客 2054
 关于友情的一点思考 1926
 浅薄的面目(已经发表 1922
 平衡难得 1897
 《枣阳人》稿约 1890
 帝乡枣阳我的家 1861
 朋友再聚首 1793
 向枣阳人致敬 1769
 也说心态 1763
 《枣阳人》宣传枣阳人 1704
作家刘正文
地址:湖北省枣阳市  邮编:441200   电话:18986321578
网址:  邮箱:hbzyrsjlzw@163.com
内容维护:刘正文
技术支持:万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