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留言  ·文学襄军网首页  
温志明
    首页 作家简介  小说  诗歌  故事  纪实文学  散文 
美哉襄阳,壮哉汉江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2014/10/26 10:38:19  阅读:1534次

“筑中国梦,抒襄阳情”参赛作品

 

 

 美哉襄阳,壮哉汉江

 

 

  温志明

 

  襄山襄水襄阳长,汉民汉族汉江源。

 

  天下风光哪儿最美,家乡的山啊,家乡的水!我的家,在襄阳,我是生在襄阳,长在襄阳,工作在襄阳的襄阳人。我为生在襄阳而高兴,为长在汉江而自豪!凡到过襄阳的古今朋友,谁不说俺家乡好哩!

 

  襄阳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山川秀丽,汉江坦荡。

 

  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哪朝哪代没有咱襄阳汉江汉族人?!

 

  盘古是中国太古时代开天辟地的神,是中国历史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的祖先,他竭尽殚精,以自己的生命演化出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为千秋万代的后人敬仰。而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更是人类精神的至高境界,历来为仁人志士所效尤。千百年来,盘古文化在这片他自己的生命所化的热土上,流传不息,不断繁衍,延续古今,传播中外,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这样记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盘古最早见于三国时吴国徐整著的《三五历纪》。其后,南朝萧梁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五运历年纪》及《古小说钩沉》辑的《玄中记》亦有类似记载。

 

  有盘古,才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神农,又称神农氏,汉族神话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一说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于姜水之岸,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遍尝百草,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教人医疗与农耕,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透明肚子,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经》,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民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在这一高台的四角各有一口井,台中央有一口井水都 会波动。由于这一带历史上多次被黄河水冲击,黄水退后大量泥沙沉积,这些井多数都被埋在地下,在南面二百步分配权的地方。此井泉水清澈、甘甜,每天都有方圆近百里的人到这里取水,称为神水,说直接可以治病。

 

  在原襄阳随州的烈山上,有一个山洞,洞中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传说是神农氏所用的器物。烈山还有神农井、神农宅、神农观、炎帝庙等古建筑。厉山镇北有“炎帝神农氏”碑一座,保存至今。

 

  黄帝,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祖先,为五帝之首,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他从三皇五帝中脱颖而出,继炎帝之后,又一位彪炳青史的汉民族的祖先。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裴駰集解:“号有熊。”司马贞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黄帝即位据说是公元前2697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其生卒年份传说为公元前2717—公元前2599年。

 

  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据《史记·五帝本纪》,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又据古史传说,黄帝非常重视发展农业,掌握了平原农业的许多特点,“岁时熟而亡凶,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故风雨时节,而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路史·疏仡纪·黄帝》)。黄帝充分认识到,必须挖掘土地的潜力,广耕耘,勤播种,才能使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率领百姓“时播百谷草木”,并“淳化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大戴礼记·五帝德》引孔子语)。传说中黄帝的行为感动了上帝,出现了许多祥瑞之兆:“地献草木”,“九牧昌教”(《论语谶》)。

 

  黄帝使得中原平原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后来,在以黄帝为祖先的姬姓部落里就出现了一个农业方面成绩卓著的领袖——弃。传说他是周人的祖先,中国平原农业的代表,被尊为后稷。他生当“陶唐虞夏之际”。《诗经·生民》说他种的大豆(菽)、谷子、麻、麦都特别好。他能认识不同土壤,并懂得拔去杂草,还知道挑选良种。《诗·周颂·思文》歌颂道:“思维后稷,克配彼天,立我民,莫菲尔极。”

 

  黄帝时代,石制生产工具磨制得更加精细,打制石器极为少见,已经使用挖土工具木耒,还有石钺和三角犁形器。这些改进了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开垦土地的能力。穿孔石刀以及石镰、蚌镰等收割工具的大量使用,表明农业生产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收获量有所增加。当时人的衣着材料,也多由兽皮演进为植物纤维。村落分布更加稠密。陶、石、玉、漆、木等质料的礼器和乐器令人惊叹,甚至达到精妙绝伦的程度。有的刻画和书写符号大体可以确定为汉字的雏形。蓄养家畜的品种和数量都有所增加,这些从史书的记载中或考古的墓葬中都可以得到证明。

 

  在襄阳当地,在汉水两岸,至今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黄帝”之说,人们用不同的形式祭祀“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的祖先。

 

  还有一位叫彭祖的,他的事迹一直在在汉江流域的襄阳南漳、保康、丹江一带流传。

 

  彭祖,出生于公元前两千六百年与公元前两千五百年之间,是黄帝的八世孙,其父陆终,其母鬼方女。兄弟六人,彭祖居三。彭祖三岁丧母,成为孤儿,少年时流落西域,寄人篱下,身体孱弱,但他意志坚强,能独立支持。后拜青精、宛丘两人为师,得养生健身秘籍,成为汉江流域中国古代养生学的奠基人,被尧封为大彭氏国创始人,彭祖的出生地就在襄阳汉江流域的保康。在当地至今流传着“千古圣贤”、“黄帝后人”、“雉羹献尧”、“尧封大彭”、“健身有方”、“房中有术”、“建都大彭”、“商王封彭”、“采女拜彭”、“醉酒赌妻”“被逼逃亡”的有关传说。

 

  就拿“醉酒睹妻”这一传说,在襄西一带流传最广,故事说,彭祖活到八百八十岁,自以为寿高福大,天下无比,一时高兴,就在大门口唱起来:“彭祖活了八百八,站在门口夸大话。哪个有我岁数大,我把老婆送给他”。

 

  这话正好被铁拐李听到,他就跛着腿来到彭祖门口,对彭祖说:“快点,将你老婆给我!”彭祖见他又矮又跛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就问:“凭啥子?”“我的岁数比你大呀!”“你好大?”铁拐李唱道“仙家门上一棵松,九百年间一扑茏。问我今年有好大,九百九十九扑茏”。

 

  彭祖听后,吓得只往屋里跑。彭祖的老婆是阎王爷的姑娘,名叫鬼精儿,正在屋里纺线,见彭祖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就问:“你咋了?”彭祖说:“输了,赌博输了!”“不是,我将你输给人家了。”“咋输的?”彭祖就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的说给老婆听。鬼精儿眼珠一转,说:“这咋算输了?让我去见他!”说着,停了纺车,来到大门口。

 

  她出来一看,铁拐李坐在那儿,高不满四尺,跛腿,黑脸,驼背。就大喝一声:“呔!哪儿来的野毛尿臊的小娃子,在我家大门口玩啦?”铁拐李定定神说:“小娘子,你别恁大的口气,收拾收拾跟我走吧!你男人将你输给我了!”“凭啥跟你走?”“你男人没有我岁数大!”“那你晓得老娘我有好大吗?”“不晓得。”“那你坐稳当听着,莫吓拌倒了,到我门上放骗啦!”说罢,放开喉咙唱起来:“天上绫罗是我裁,地下黄河是我开。你妈是我外甥女,生你还是我接的胎。”“哎呀,恁亲戚,您还是我舅奶奶,”铁拐李拄起拐杖,转身就跑。

 

  有人说,你这是传说。我说:“是话有因,是萝卜都有根。”多少年来,有很多贤能志士,一直致力于汉江、汉水、汉民、汉族、汉人、汉字、汉语的研究,这不,在考古方面终于有重大突破。20148月,中央电视台9频道播出的《汉江》就是最好的证明。从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到郧县发现多层次的恐龙蛋群遗址,充分说明在远古的远古,汉江流域适应人类生存。还有在竹山发现的绿松石,据考证是当年女娲补天时掉到汉江的宝石,更值得高兴的是1989年,热爱汉江的工作人员,在郧县挖掘出一枚完整的古人类化石,经世界著名的美、英、德等考古专家联合鉴定为此枚化石,为一百万年前的人类祖先,是从直立人演变到智人的祖先,“他不仅是亚洲人的老祖宗,也是世界人的老祖宗。”这论断,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确立了汉江汉水才是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的摇篮的论断。这枚人头骨被称着“郧县人,”又被称着“郧县夏娃”。这将汉水襄阳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千年。汉江流域是汉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有了汉江、汉水,就有了生活在汉江两岸的汉人,他们说汉话,写汉字。真正汉民族的推广,让世人知道,得益于西汉的刘邦,到东汉的刘秀,他们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历经五百年宣传,地域直达欧洲,从此后,大汉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汉江流域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一条汉江宽又长,由西向东穿襄阳,折道南方照徜徉,星汉相映两辉煌。女娲造人传说广,牛郎织女汉江上。莫道万山赠玉佩,汉水女神应无恙。状元本是女儿身,襄阳巾帼亦逞强。江山代有才人出,智慧化身诸葛亮。男儿出征守边关,夫人御敌筑城墙。南朝四百八十寺,万千庙宇建襄阳。唐朝诗人千千万,山水田园孟浩然。北宋大家属米芾,行草恣意最张狂。一条汉江宽又长,航天英雄出枣阳。谁言襄阳野,历史文明长。

 

  襄阳自古以来,富家天下,是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的主要产区,芝麻、棉花经济作物,更是独步群芳,在过去,有几个地方比得上襄阳。荆山山脉与秦巴山脉在此交汇,珍稀物种应有尽有,“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yuán tuó;为天下富,””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此犹锦绣也。襄阳的地里位置十分重要,处于“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要道,过去是“滔滔汉江流向东,汉江潮涌汉江风。历史悠久襄阳城,璀璨文化传古今。经市闹兼秦楚俗,画江雄踞汉襄流。往来行舟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集。”“经济繁荣民风淳,政治稳定百业兴。向往襄阳好风日,憧憬智慧襄阳人。文人雅士纷至来,英雄俊杰竞相出。”如今,公路桥、高速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条条贯穿南北,座座驰骋东西。

 

  《读史方舆纪要》说: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欲退守江左,则襄阳不如建业;欲进图中原,则建业不如襄阳;欲御强寇,则建业、襄阳乃左右臂也。”《襄阳耆旧记》说:襄城,本楚之北津。《荆州记》说:襄阳本楚之下邑,檀溪带其西,岘山亙其南,为楚之北津也。楚有二津,:谓襄阳渡沔,自南阳界出方城关也,通周、郑、晋、卫之道;其东,则从汉津渡江夏,出平皋关事是也,通陈、蔡、齐、宋之道。这些史料记载,再次证明了襄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过去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为商家必占之地,将来为旅游开发之地。

 

汉江,从远古走来,襄阳将华夏文明传播。滚滚流淌的汉水,是汉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乳汁。将来世界共同语的海洋里,汉民族的语言必将占领一席重要的地位。在未来星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襄阳、汉江的名字,必将绽放出更加光辉灿烂的辉煌!美哉,襄阳!壮哉,汉江!

我的梦想,就是襄阳更美更靓,人民更富更强!

让襄阳走向世界,让世界都知道襄阳!

 

 

 

 

(作者:温志明。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居委会三组99号。QQ474759526.电话:15971001900.)

(作者简介,温志明,从事教育工作,业余时间热爱写作,多与襄阳本土文化有关,涉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著有《隆中故事》一书。发表文章多在文学襄军网。中国写手、故事中国湖北沙龙会员、湖北省诗词协会会员、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此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作家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书籍诗选杂志刊物设计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 NEW10
 回龙湖
 木牛山
 寻找“八座坟”烈士姓名的
 赵华礼的人生历程
 隆中山前道牌坊
 抗日英雄尚随合
 黄月英三斗诸葛亮
 雨中游黄家湾
 难忘的战争岁月
 广德寺
热门文章 TOP10 点击
 举世注目咱襄樊(原创 4765
 卧龙舞狮传奇 4045
 王夕平与亚通乒乓球俱 3756
 抗日英雄尚随合 3148
 泥嘴的由来 3117
 刘备封黄鳝 3052
 全三复仇 3031
 典韦救曹操 2914
 飞来的寺庙 2906
 襄樊放歌(歌词) 2791
作家温志明
地址:湖北襄樊襄城区隆中居委会  邮编:441053   电话:0710-3590213
网址:  邮箱:hbxfwenzm@163.com
内容维护:温志明
技术支持:万笛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