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留言  ·文学襄军网首页  
王伟举
    首页 作家简介  纪实文学  个人相册 
“五山模式”探源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2011/6/17 15:57:14  阅读:2645次

 

                                 
 
 
在新农村建设领域,“五山模式”已被当作公认的样板在全国各地复制。本文要告诉读者的是,五山经验的源头在堰河村,“五山模式”其实是放大了的“堰河模式”。  ——作者    
                                                                                   
 
 
一、“不要说我们资源贫乏,青山绿水就是最好的资源”
 
   五山镇是谷城县最边远的乡镇,堰河村又是五山镇最边远的村。这个小山村位于武当山南麓,1992年闵洪彦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时,全村320户人家,910口人。
闵洪彦生下来时面对的就是大山。闵洪彦记得小时候的山是葱绿葱绿的,满山遍野都是树木,林中百鸟啁啾,满地蘑菇和野花,四季散发着沁人肺腑的芳香。一条弯弯的小河从家门前潺潺流过,顺着山脚弯来绕去,小鱼小虾成群结队在清清的河水里游来窜去。风景十分美丽。可是随着人口增长,村里人没别的出路,就一直信守着“靠山吃山”的观念,砍树买粮,砍柴烧饭。年复一年,山渐渐被砍秃了,可是山民们的境况并无改善,始终过着半饥不饱的日子。闵洪彦对儿时的记忆里,除了饥饿就是贫穷。穷得出门都没得鞋穿。他读小学要翻山越岭,羊肠小道上全是石渣和刺棵子。闵洪彦却不敢穿鞋,因为他只有一双旧鞋子,脚面的布已经破了,他得省着穿。所谓穿,也就是装装样子,上学路上把鞋子拿在手里,到学校门口再穿上走进教室,放学走出校门又脱下拎在手里。实际上是一年四季打着赤脚,连下雪天也不例外。脚踩在雪地上冻得又红又肿。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年四季有鞋穿,一天三顿吃饱饭。可是这理想到他长大成人时也没能实现。家门口的葱郁青山早被砍秃了,山上只剩些砍过的树蔸子和灌木荆棘棵子。水土流失,一下大雨就形成山洪,原来那条清凌凌的堰河便浑浊而汹涌,山坡地庄稼长不起来,队上每年分的口粮不足300斤,一天挣10个工分值不到2毛钱。
   闵洪彦亲眼目睹了堰河村由青山绿水到穷山恶水的变迁。看到乡亲们生活这样艰难,心里很不平静。要是能恢复美丽的村庄该有多好啊!从此,他连做梦想的都是这件事。在他的梦里,水是绿的,树是绿的,山是绿的,整个世界都是绿的。踏入社会后看到许多青年外出打工谋发展,闵洪彦不为所动,他要坚守自己那个绿色的梦,暗自立下誓言,要用双手和智慧彻底改变堰河村贫困的面貌。热心公益事业的闵洪彦成为村里各项工作的积极分子,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1992年闵洪彦在村两委班子改选时高票当选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成了当家人的闵洪彦终于有了实现自己抱负的平台,他决心彻底改变乡亲们砍山卖柴的生活方式。“靠山吃山不是这个吃法,吃山要爱山、护山、养山。”当时镇党委号召大力发展茶叶经济。闵洪彦把开茶园看成实现绿色梦想的开始。他带着200多个劳力没日没夜地挖。那时闵洪彦年轻力壮,有的是力气,全镇大会战,挖完了别村的再回头挖本村的,除了下种和收庄稼的季节,有空闲就挖山。经历了五六个春秋寒暑,小小堰河村开出了上千亩茶园。闵洪彦生得壮实,冬天的霜雪、酷暑的烈日,让这个年轻人生成了包公一样的黑脸庞,镇上干部和村里群众都管他叫“闵黑子”。
当时的五山镇人均拥有一亩多茶园,成了省内外有名的茶乡。而闵洪彦的工作能力和吃苦精神得到了镇委领导的赏识,镇上为了发展乡镇经济,就把闵洪彦招聘到镇经委当了干部。闵洪彦很高兴,他在新岗位上树立了新的人生目标。心想自己是当村支书起来的,在镇领导眼里是个工作扎实能力强的培养对象,这个年龄正是时候,好好干没准还能当个副镇长副书记呢。
  
   他处世低调,作风踏实,工作勤勉。很快就把镇经委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然而人生道路并不能由自己设计,生活中的变数谁也无法预测。正当闵洪彦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进时,意想不到的事再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他到镇上工作不久,五山的茶叶市场效益却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由于劳力不足,管理不善,加上缺少品牌,茶乡的名声虽然出去了,茶叶却卖不出价钱。杭州的西湖龙井卖到上千元一斤,河南信阳毛尖也卖到五六百元,可是五山刚上市的新芽茶三四百元一斤卖不到几天就降到了成本价附近。茶农们忙一季下来,扣除采茶工时费和加工制作、茶园管理、肥料、税收等开支后,几乎所剩无几。于是茶农们灰了心,嫩芽季节没有人愿采摘,茶园荒芜也无人管理。甚至有人开始将辛辛苦苦挖出的茶园毁掉种土豆点苞谷。堰河村的情况更令人担忧。闵洪彦离村后,接任的党支部书记因文化水平偏低,方法简单,工作难以为继。仅3年时间,千亩茶园成片荒芜,效益急剧滑坡,干群关系严重紧张,两委班子几近瘫痪。 村民们情绪低落,当初反对挖茶山的人就说开了风凉话:“堰河人就是受苦命,乱石荒山生穷根,挖断脊梁刨断筋,没有资源难脱贫”。
堰河村的大部分党员群众看到的却是问题的另一面,他们认为堰河村的问题主要是闵洪彦调到镇上后没有找好接班人,续任的村支书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主张,村里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础没几年就毁了。于是纷纷向镇上反映,强烈要求镇委让“闵黑子”再回村担任支部书记。镇委领导处于对闵洪彦前途的考虑,没有立即答复。谁知来镇里上访的群众一拨接一拨,还有党员对镇委书记说:你们不让“闵黑子”回村里,我们就天天来上访!实在不行我们就到县里市里去反映情况!
  
  镇党委看到这种情况,只好动员闵洪彦再回去当村干部。
   这时的闵洪彦心情很复杂。努力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在镇上当了坐办公室的镇干部,屁股底下那个凳子还没坐热乎呢,却又要回去当村干部。摊上这种事谁都难免会有想法。镇委书记召见他谈话时,闵洪彦心里很难过。“看来我祖坟上没有长那棵让我坐办公室的弯弯树啊,好不容易熬到镇里来,板凳没坐热乎又要回去了。”镇委书记原本就舍不得放他走,听着闵洪彦的话有些伤感,书记很同情闵洪彦,便又说,“群众要求你回村里这是对你的信任,咋决定看你自己吧,你要真不愿回去我们再想办法,看能不能重新考察到合适的人选。”可是闵洪彦却说:“我当然想在镇上当一个按时上下班的干部,可是堰河村咋办呢?堰河村已经元气大伤,再经不起折腾了,我还是回村里去吧,谁让我是个党员呢?”
丢了刚到手的镇干部在有些人眼里就等于丢了前程,这当然有些痛苦。可是党员的党性意识让闵洪彦丢掉了失落感,放弃了对政府机关的留恋,把铺盖一卷,用摩托车拖回了堰河村。
闵洪彦回到堰河村里时,他走时留下的积累早没有了,村里账目上还欠下了11万多元的债务。闵洪彦心里很疼,也很着急。离开镇政府的惆怅早已被强烈的责任感冲得无影无踪了。他对村里党员干部们说:“既然你们把我闹回来,就得听我的;既然相信我,就得丢着膀子跟着我下气力实打实地干!堰河村落到这样穷困的地步,关键是我们路子没找准。一提向保康县的尧治河学习,你们就说人家有矿有资源我们学不了。我们对资源的观念要改变。我们虽然没有矿山资源可卖,可是千亩优质茶园就是资源,青山绿水也是资源!我们得想想问题出在哪?咱们这么好的茶叶为什么卖不赢别人?关键是咱们堰河茶叶没名气,没品牌呀!”
   正在这时,当时的镇党委书记余宝军引来了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的环保志愿人士孙君。余宝军是个思想活跃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孙君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把实验区选在了五山。镇委书记对闵洪彦说:“黑子啊,你讲得好!我们观念确实要转变,青山绿水就是最好的资源。孙君老师是一个画家,他是在为国家环保局创作环保宣传画时产生了灵感,认为纸上作画宣传力度有限,应该以实际行动在现实中建设理想的生态环保家园。市委宣传部长马黎同志介绍孙君来我们五山镇了,马部长认为茶乡有特点,希望能在与孙君合作中共同把五山茶叶品牌做起来,你愿不愿让堰河村成为孙君的试验区?”闵洪彦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就是把堰河村打造成绿色环保生态型的美丽家园,一听镇委书记的话大喜过望,当即到镇上把孙君请到了堰河村。他诚恳地说:“孙老师,您是画油画的画家,堰河村的山水田园现在就是一张画布,只要能把堰河的面貌彻底改变,只要能让乡亲们富起来,你就只管按自己的想法在堰河这幅画布上大胆构思,我们来描画!我什么观念都能接受,您咋说我就领着大伙咋干!”
两人一拍即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就在闵洪彦的老瓦屋里,两人开始了对堰河新农村美丽蓝图的描画。
 
二、没想到创环保生态家园居然要从垃圾分装开始
 
  让闵洪彦没有想到的是,孙君的“画”竟是从垃圾开始。孙君认为打造堰河新农村首先应从解决垃圾入手。孙君讲了环境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讲了打造特色乡村、发展生态农家旅游的前景,渐渐就说到闵洪彦心里去了。闵洪彦学历不高,但他善于学习,思想比一般村官活跃得多。他觉得孙君的思路很有新意,并且都是当务之急的事情,也是最可能实现的目标。随着生活现代化,农村的垃圾污染比城里更严重。各种包装物、食品袋、生活废弃物丢得遍地都是,有的人家把穿烂的破衣服也随意扔在路边。城里人有环卫公司清理,农村既无清洁工,又无清运车,加之原本就缺少环境意识,只能随地乱扔。村里人对卫生的观念是只要扔出自家门、只要自己屋里干净就行了。结果村里村外、田边地头、山坡树丛、河沟路边到处都是塑料袋、包装纸、烂布头……严重地影响了村容村貌,本来山清水秀的山村,却让遍地垃圾给“装点”得满山遍野斑驳陆离,谁看了都觉得扎眼。
农户家里更不讲究,都把猪圈搭在门前、屋边,走近每户人家,老远就闻着一股刺鼻的恶臭。孙君说:“闵书记,本来山里人家都是开门见山,可是你们堰河人却是开门见猪、开门闻臭。堰河山水这么美,可是我们村民们为啥要把自己的生存环境搞得这么脏呢?”闵洪彦脸红了,感到孙君的话说到了他的痛处。闵洪彦心里也一直认为山村应该是美丽的。他其实早就想向村民们提出这个问题了,可是他怕村民们会讥讽他。现在有了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的孙君老师,闵洪彦底气壮了。于是他与村两委班子形成统一意见后召开村民大会,向村民郑重地提出了解决堰河村“垃圾问题”的提案。
闵洪彦在会上说,垃圾看起来事小,却关系到堰河村的形象和思想观念。堰河人能不能致富,关键看我们能不能解决好生活垃圾问题。
于是,闵洪彦按照孙君老师的指导,在村里统一设立了垃圾中心投放站,各户都要有自己家的垃圾桶,因陋就简,不求统一,不需花钱,废弃塑料桶都可以再利用,只要能装垃圾就行,但是必须放三个,一个用来装可回可收转化为再生资源的干垃圾,比如废纸箱、废纸袋、废塑料、烂橡胶、废电器零部件、废旧电池以及各种铁合金废旧制品之类,这样的垃圾放在一起便于回收后分拣处理;另一个用来装不能加工的,比如打碎的瓷器、瓷砖、玻璃瓶等,这种无再生价值的垃圾需要集中填埋;还有一种是生活中的垃圾,比如择下的菜叶、削下的果皮、剥下的蛋壳、吃鱼扔下的鱼刺,变馊的饭菜等等,这类称为湿垃圾,这种垃圾可以通过堆积发酵化为有机肥。而猪圈里的粪便可以集中堆放到沼气池中,经过发酵便转化为(沼气)热能。为了让村民从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参与的自觉行为,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制定了生态环保监督检查机制,各居民组公选出兼职的生态环境监督员,并将“垃圾不出户,污水不下河” 写进了村规民约。
   一开始好些村民们都不理解,在背后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闵黑子当书记不帮我们想脱贫致富的门道,却搞这些虚头八脑的形式主义,城里那么多环卫工人都没搞垃圾分类,我们这个偏僻小山村搞了给谁看?用不了的就扔,扔外面露天地里时间长了就自然会腐化。”有的说:“现在赚钱都找不到门路,哪有闲心天天在垃圾上费心思。”还有的说:“闵黑子是搞花样,就是想出了名往上升……”
  闵洪彦听了很生气,但他很快想明白了,人家是群众,咱是村里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当家人,群众思想不通,说明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多年的实践证明,一项工作要想推开,首先得让党员们做出样子来。所以工作首先还是从党内做起。他在党员会上说,我已经招聘到镇经委当上干部了,要是真的想往上爬,我就不会再回来当这个小村的书记。群众可以误解,党员们应该走在群众前面。全体党员都要认识这件事的意义,并且都要带好头。别看这是小事,往往越是小事越难做好。堰河村千把口人需要我们这32个党员共同努力。垃圾分类这件事咋一听有点不靠谱,可我是受到孙老师启发了。堰河村的茶叶想卖出好价钱,首先得打造品牌。堰河村的海拔、气候和土质都适合生长优质的绿茶,可是我们村容村貌却让人睁不开眼,到处是垃圾,满地是污水,看了让人倒胃口,这样脏乱的地方出产的茶叶能贵重吗?
党员们听懂了,明白了小小垃圾的重要性,就开始分头到各户向村民们宣讲清理垃圾的重要性。村民们也渐渐明白了,堰河村要想成为名茶之乡,垃圾问题的确很严重。在堰河人心里对闵洪彦都有一种最基本的信任——闵黑子要做的事肯定都是为大伙好。于是,在偏僻的堰河小山村,开始了现代大都市里都没有做到的垃圾分类处理行动。最初每户都不习惯,闵洪彦和村干部得挨家挨户去检查督促。看到谁家嫌麻烦把干湿垃圾混在一起倒,就认真批评,甚至采取一些小小的处罚,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氛围。经过最初阶段的严格督促过后,村民们对垃圾分类投放这件小事由被动到自觉,渐渐都形成了一种习惯,都习惯了把家里的生活废弃物分别丢到不同的垃圾桶里,到次日早上送到垃圾集中分拣站。这实际是一种改变,对村民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每一个人都在变。
  每一户人家都在变。
  三组老党员李树同是变化最大的一个。村里推选他当垃圾清运工,他用一个党员的责任感认真做着这件看不起眼的事。不但把全村垃圾仔细分拣送往不同的地方处理,而且每天还沿着全村的道路和河沿来回巡视。把那些悬挂在荆棘棵子上的、漂在河面上和水塘上的、被风吹落在旯旮里的塑料袋、包装纸、烂布条、烟头等一点点捡起来。李树同的行动感染了全村的村民,村里人不管走到哪里,看到任何丢弃物,都认真捡了起来,连小学生也行动起来,每天上学路上看到垃圾就捡,星期天还自觉打着“环保小卫士”的小旗帜到处宣传。捡垃圾成了堰河人的一种习惯。甚至有人说堰河村的人都有洁癖,眼里看不得半点杂物,都不像农村人了。
  
   堰河村搞垃圾分类的事渐渐传了出去,谁也没想到这种看来不起眼的小事却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关注,从襄阳市的报纸电视到湖北省的报纸电视,最后连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都来了。报纸上对堰河村环境意识的连续报道,很快在全国范围引起了关注,各省市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各种轿车鱼贯出入。随着外来人数的增加,堰河村的茶叶行情也不断看涨。甚至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村民们没想到垃圾处理这样的小事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每个人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更强,积极性也更高了。这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闵洪彦信心更足了。他希望在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的帮助下,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再度创新,把生态与产业结合起来。从这时候起,打造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想法在闵洪彦心里逐渐清晰起来。
 
三、“让农村更像农村”—— 原乡文化催生了生态旅游热
 
   来堰河村参观取经的络绎不绝,人们怀着好奇,带着疑虑,来看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来看这个小村庄的变迁。外来人数每天都在增长。这可把闵洪彦乐坏了。他对孙君说:孙老师,我们做的事不是要给人看,更不是为了上报纸上电视,而是要让老百姓富起来。能不能帮我们把生态旅游搞起来?
作为民间环保组织志愿者,孙君很乐意帮堰河村把乡村生态保护转化为旅游资源,使之逐渐形成产业。孙君是个画家,他来五山镇堰河村帮助工作本身就是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与追求。当初在替国家环保局创作环保宣传画过程中触发了他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他看到各地农村在新建房屋时缺少品位,一味模仿城市,盲目照搬欧式建筑,有的地方甚至大建单元楼,让农民住进空中楼阁。结果搞得城不城乡不乡,花里胡哨,不伦不类。这现象让他十分着急。他认为农村一定要保留“农味”,农村建筑一定要与山水自然环境统一和谐,这是一种“原乡”文化生态。由此他提出了“要让农村更像农村”的理念。这观点得到了许多农村专家和建筑学者的肯定。孙君意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个全新课题,农民的审美观需要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引导,在纸上画不如用行为来做。他身体力行,到处寻找试验示范村庄。他努力使一个个村庄回归到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原乡生态。这种原乡生态既适应农民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又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孙君的设计思想处处体现出强烈的环保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他为堰河民居改造的设计思想中,坚决拒绝窑烧粘土砖,拒绝贴装饰瓷砖,拒绝欧式罗马柱。建材全部采用环保免烧砖。灰墙黑瓦,每家二层小楼都单独设计,风格大体相近。但细看却是形态各异,别具一格。每户都建了沼气池,猪圈鸡舍全部建在后院,猪圈的粪便填进了沼气池,发酵之后就生出充足的沼气来,电子打火灶一揿,便呼呼冒出蓝色的火苗来。既干净卫生又解决了能源。孙君设计出来的建筑在风格上以鄂西北民居为基础,兼容了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相结合的特点,保持了乡间传统的朴拙之美,使之与清洁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相谐成趣。
  堰河的面貌在悄悄变化着——
  村组之间、户与户之间在交通部门扶持下全部通了水泥路,村边的空闲地带依坡就势栽种了竹林,搭建了小桥,路旁点缀着看似不经意的各色花树。走进堰河村,给人的感觉是真正回归了原生态的自然。山上是茂密的树林,山脚是清澈得可以看见水底石子的小河,坡上是翠绿色的茶园,路边是参天的杨树,村边是苍青的楠竹或窝竹,一家家古朴典雅的农舍若隐若现掩映其间,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堰河人惊呆了,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村庄竟是这样美!
“堰河太美了,我得给它来点锦上添花!”
一位叫梁燕的环保志愿者专门从上海购买了一批“会说话”的电子感应垃圾桶赠送给堰河村,这种垃圾桶是智能化的,每当游人往里丢放废弃物时,垃圾桶就发出一种稚嫩的声音——“谢谢你爱护环境,构建生态和谐家园,堰河村民欢迎你!”闵洪彦把这会说话的垃圾桶安放在中心村的小广场上,让游客们耳目一新。
  美是收不住的,堰河村山水自然与特色民居相互映衬形成的“原乡生态”被媒体报道出去之后,襄阳和十堰等周边城市里的有车族纷纷开着车,带着家人和朋友来堰河休闲观光。一到周末,轿车络绎不绝,游人如织。但到了中午,四处找不到饭店。这为发展“农家乐”旅游餐饮服务业带来了重大商机。孙君说:“闵书记,现在你还愁旅游业发展不起来吗?我把人给你吸引来了,怎么留住人家,怎么挣人家的钱这可要动脑筋啊。”
这可把闵洪彦乐坏了,他把市县旅游管理部门的专家请到村里来举办培训班,对接待、卫生、餐饮标准进行全面指导。对考评合格的,由旅游部门发给“农家乐”旅游接待合格证。堰河村的农民纷纷做起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经商。
为鼓励更多农户加入休闲旅游产业,让更多的村民经营“农家乐”,闵洪彦提议村里搞一次家庭环境评比和接待礼仪比赛,一等奖2000元,二等1000元,三等奖500元。结果差不多的家庭都得到了三等奖,都上了村里的光荣榜。闵洪彦对村民们说:“为了把堰河打造成城里人喜欢的休闲旅游的度假村,以后每户修缮房屋一定要按孙老师设计的样式,千万不要与城里人攀比,农村要是模仿城市就没有乡村味了。孙老师说得对,乡村搞得跟城里一样了,人家跑你这看什么?城里来休闲旅游要的就是干净整洁,我们要用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打动城里人,让城里人知道咱农民才是最懂得卫生、最向往文明生活的。你干净卫生城里人就肯来堰河玩,肯在你家住,肯在你家吃,肯买你的蔬菜、买你的茶叶和土鸡蛋。”
为了让堰河成为旅游目的地,闵洪彦还在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的协助下,在堰河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基地,用村规民约制度严格禁止化肥农药的施用,病虫害一律施用生物药品。几年下来,堰河的茶叶和所有农产品都成为了有机农业产品的知名品牌。为了丰富堰河乡村旅游文化内涵。闵洪彦又以茶文化为依托,相继建起了茶坛、茶圣厅、奇石馆、农博馆等景点,游客在品茶之余,可参观茶叶加工区,了解茶叶制作过程中杀青、揉碾、烘干、提香、筛选、包装等茶叶生产的全过程,还可拜茶圣,读茶经,祭茶坛,赏奇石。走进农博馆内,犁、耙、擂子、水车、老式纺线车等农具应有尽有,加上八仙桌、架子床、碗柜、瓷碗、箱子等明清家具,既反映了农耕文化的变迁,也是原乡生态文化的历史记忆。
为了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链,闵洪彦还请专家规划,将堰河村境内海拔1000米的百日山、真武庙、峡谷、瀑布、鸡鸣寺、甲板洞、凤凰寨、银杏阁等诸多自然和人文景点相继开发出来。当游人站在百日山巅,放眼四野,群峰起伏,林海苍苍;山间雾霭缭绕,泉水清冽,山下小河弯弯,修竹片片,村中农舍古朴雅致,山坡梯田层层,满园绿茶飘香。游人们在游玩之余,既可在村间挑选各具特色的农家饭庄品尝原生态的农家饭菜,也可随处购买本村生态产品。“玉皇剑”品牌的生态绿茶、“堰河乡”品牌的香菇、木耳、土山鸡、土鸡蛋、腊猪蹄、山野菜等多种土特产供游人尽情选择。
这时候的堰河村,吃、住、游、购物一应俱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旅游名村。
 
四、“ 我们堰河村的党员,个个都是好样的!”
 
  堰河村的生态旅游产业在各级媒体的报道下,逐渐在全国范围产生了影响。闵洪彦心中始终没有忘记党组织的宗旨,他时刻在思考:如果集体经济不富,旅游产业和茶叶产业致富的可能只是一部分能人,还有一部分群众一无资产、二无技术、三无经商能力怎么办?
“致富路上决不能拉下任何一个村民。”闵洪彦在党支部会上说。怎样让全村老百姓都能从生态旅游产业中获益呢?闵洪彦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一个能够带动全村群众致富的主意。他倡议成立村级经济组织——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对每个经营点实行统一协调管理,统一服务标准,来客统一接待安排,统一结算兑现。并推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在自愿原则下吸收全体村民入股。并号召村里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共产党员带头投资或承包经营项目。
为了给群众增强信心,闵洪彦担起了合作社理事长的担子。看到闵洪彦亲自为村里合作社操劳,村民群众都放心大胆加入到合作社来。在闵洪彦带领下,村里的共产党员们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上既起到了探险引路的示范效应,也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大家有智出智,有钱出钱,把堰河的生态旅游产业链越拉越长,资本规模越滚越大。   
村里有个叫游帮立的党员,平时善于学习,注重研究市场,接受新观念较快,他率先用经营中赚的钱在村里创办了天艺茶叶公司,并且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建起了集旅游观光、休闲食宿、茶叶制作、茶艺表演于一体的天艺茶庄。茶庄开张以来,生意十分红火,以致成为堰河村的一个亮点。
  
   村党委委员、村妇女计生委员季达翠兼任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她努力打造“堰河乡”生态品牌,先后开发出土鸡蛋、腌鸭蛋、腊蹄子、风干鸡等一系列风味旅游产品,带动了全村种植、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自从“堰河乡”农副特产品牌创立后,堰河村饲养的本地土鸡、无公害新鲜蔬菜、大山沟里的野生蘑菇和竹笋都成了抢手货。许多人开着车跑几百里地慕名来买堰河村的“玉皇剑”茶叶和“堰河乡”农、畜、禽加工产品。
一组党员李华同,是全村致富带头人,他在承包田里开挖鱼塘,办起了“猪——沼——鱼”、“猪——沼——菜”模式的循环养殖园,年产鲜鱼13000斤,每年出栏生猪20头,周围10多户农户都在他的带动下发展循环养殖,探索立体农业新模式。
年轻党员方洪军,是村里开办“农家乐”餐饮的第一人。当时为了完善生态旅游产业链条,闵洪彦和孙君号召村民们以小投资兴办附带餐饮的家庭旅馆。村民们谁也没有经营旅游业的经验,都站在商海岸边临渊羡鱼不敢下水。闵洪彦就动员方洪军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方洪军拿出多年积累,第一个按孙君老师设计的房型,重新建了栋别墅型小楼,这小楼造型别致,小巧玲珑、古色古香,方洪军请孙君老师给起了个很文气的名字:“听水居”。他买回了办旅馆的全套餐饮住宿用品。又跑到外面学做特色菜,结果开张以后生意十分红火,等待吃饭的人常常在他家门前排起长队。村民们一看都树立了信心,纷纷筹资像方洪军一样建起了“农家乐”旅馆式别墅,结果一溜盖起了14栋。根据不同造型不同朝向,都赋予了很有文化味的名字,比如方洪军的小楼叫了“听水居”,他的邻居家就叫做“读山居”。前来休闲旅游的文化人们都喜欢在这里住一晚。住在“听水居”,吃在“读山居”,让所有体味过堰河乡村游的人都留下无穷的回味!
  方洪军还跟孙君老师自学了设计和建筑施工监理技术。几年来,他不仅指导全村农户按统一风格建造了各式各样的别墅旅馆,还被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聘去当了施工现场监理。跟随孙君老师在四川彭州、山东诸满、湖北枝江问安镇等多个项目区承担设计施工重任。成为了堰河村没上过大学的乡村建筑专家。
在共产党员们的带动下,堰河村生态旅游合作社越办越红火,每年给社员的分红回报率达到20%以上,超过了沪深两地业绩最优秀的上市公司。
  
   如今的堰河村,党员是无形的品牌,无论是在茶叶质量、土特产品价格、饮食卫生、服务规范等各个方面,凡是得到游客好评的大都是共产党员之家。堰河村32个共产党员,先后有18人领办创办农业公司、基地、协会和其他经济实体15个,有21户家庭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党员成为了生态旅游产业链条上的骨干,村民们评价说,堰河村生态旅游能够发展起来,首先是有个好书记,还有一群热心带领群众致富的好党员。
村里经济发展了,资本积累逐年雄厚。在给合作社社员分红之后, 村党支部在基础设施上做开了大文章。村里陆续投入300多万元用于修路、架电、治河等基础设施建设。堰河村山高路陡,水急潭深。百日山上两个村民小组过去长期不通路,运输都是靠人肩挑背驮。为修通到百日山的公路,闵洪彦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连续奋战3个冬春,终于架设了10座桥涵,修通了18里的进山公路,全村已硬化水泥路16.5公里,整修河堤5公里,维修堰塘7口,硬化水渠23公里,建蓄水池15个,架设自来水管6000米,改造庭院、建通沼气250多户,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2010年,闵洪彦又引资完成了4个生态旅游项目。使旅游设施更加完善,2010年这一年,堰河村接待乡村生态游客超过 4万人次,生态旅游合作社纯收入100多万元。引入外来投资800万元的旅游堰河“农家乐”接待、培训中心已经竣工。这个中心在建筑上更能体现堰河生态文化特色,随着多个新景区的建成迎客,堰河村的旅游接待能力达到9万人次,堰河村未来在生态旅游产业上的收入将突破1000万元。村民们在茶叶产业、旅游产业的收益不断增长,堰河村2010年的人均年收入已经突破1万元。
在闵洪彦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一年比一年壮大。2001年他回堰河当支书时村里财务上10多万负债全部还清,除接待中心和旅游景点等固定资产外,山上还有1000亩茶园、850亩杜仲药材、500亩花椒、600亩板栗、2500亩杉树和欧杨(速生经济林)……集体资产已经超过一亿元。
  闵洪彦回村当党支部书记已经10年。10年间堰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堰河村荣誉室已经显得有些小,奖牌和奖旗实在太多了——
  湖北省十佳党组织;
  湖北省文明村;
  湖北省五好党组织;
  湖北省旅游名村;
  湖北省农业旅游示范村;
  全国文明村镇;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绿色小康村;
  国家级AAA景区……
  2007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亲临堰河调研,接着国内20多个省市、境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先后来到堰河村考察,至直今天,前来堰河学习取经的仍源源不断。
  200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建国六十周年庆典,闵洪彦作为优秀基层村干部的代表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光荣地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下午,他还应北京大学之邀,在“天下讲坛”给北大的学子和新农村建设专家们做了报告。他的演讲以朴素的语言赢得了满堂掌声。“靠山吃山,缺吃少穿;爱山养山,富路通天”成为“五山模式”的生动解读,并且很快在新农村建设领域流传开来。
堰河村已经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谷城县委、五山镇委已经将堰河模式在五山全镇全面铺开、稳步推进。堰河经验也被称作“五山模式”在全国范围产生着不断放大的示范效应。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已经将“五山模式”作为样板在全国多个省市传播复制。而作为“五山模式”发源地的堰河村,作为“五山模式”创立者之一的闵洪彦仍在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自己,提升堰河村的生态文化品位。
   在结束采访时,正好遇上孙君先生带领河南信阳平桥区的一车干部来堰河村参观学习,五山镇党委书记唐萍女士也闻讯赶来拜访孙君。笔者便趁空与这位女书记交流了一些看法。唐萍对乡村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她在薤山风景区当书记时就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薤山风景区的南中国避暑山庄由此成为了全国画家的写生创作基地,调来五山镇后她紧紧抓住堰河村这个典型,决心从“五山模式”的源头堰河村入手,将堰河的茶乡农业观光旅游业提档升级,并以整镇推进的方式,将五山镇的所有行政村打造成各具特色的茶乡新村,让“五山模式”实实在在。
  “堰河将成为中国原乡生态文化的著名景区!请你转告各地作家们,我们欢迎他们来堰河采风创作!”女镇委书记热情地说。
“是的,五山的茶乡旅游需要增加文化内涵,只要党委政府重视,堰河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五山模式也一定会名副其实。”闵洪彦充满信心。
“五山模式”——堰河的生态文化观念、堰河的成功之路确实值得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人们去认真研究,细细品读。
 
 
(本文收入新近由湖北省委组织部与湖北作家协会编辑、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纪念建党90周年报告文学集大地之子——村支书的故事》一书”)
 
 

 

 

 
 
 
标题: 谢老黄兄关注
评论人: 王伟举 发表时间: 2011/6/28 23:20:24
内容:

这是篇任务性的稿子,俗称“遵命文学”,算不得正宗文学作品。惭愧。谢老黄关注——王伟举

标题: 大手笔人尽写大文章
评论人: 黄朝忠 发表时间: 2011/6/28 17:59:34
内容: 大手笔人尽写大文章,愚兄学习中
    共2条  每页显示5条  第1页  共1
 
作家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书籍诗选杂志刊物设计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 NEW10
 闲话“宜城人”
 滚烫的土地
 节点
 草根怎样长成大树
 转型中国——潜江的选择
 北疆红柳——写给可敬的援
 缱绻文事忆保康
 寂寞中的坚守
 一生只为一个梦
 转型中国—东莞进行时
热门文章 TOP10 点击
 转型中国—东莞进行时 19019
 大医精诚 18971
 世纪沧桑 Ⅲ:激情与 15456
 故土之恋——淅川县仓 8552
 世纪沧桑 Ⅴ.警醒与 6446
 梦回大唐怀襄州 6025
 报告文学写作技巧探微 5888
 徐迟——从南浔到石花 5696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记 5281
 武大——苦涩人生中的 4708
作家王伟举
地址:湖北襄樊  邮编:441000   电话:13907279693
网址:www.xfeb.com/wangweiju  邮箱:23124406@qq.com
内容维护:王伟举
技术支持:万笛传媒